共 20 条
由“急用先行”走向“逐步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构建
被引:12
作者:
陈英达
[1
]
王伟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2] 清华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ChatGPT;
AIGC;
深度伪造;
众包治理;
人工智能治理;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24.04.010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沿用了人工智能1.0时代的分领域差异化监管模式,陷入碎片化、条块化、部门化的困境,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AI技术和应用场景,相关治理规则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机理,明确该技术在释放技术红利的同时极易造成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安全失控、生成内容侵权等风险。对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应进行系统性改革,遵循“急用先行、逐步完善”两步走的思路。一是规范事项急用先行,根据产业链上主体的生态位区别设置风险防范义务与法律责任,并容许各方在满足最低限度的合规要求后,自主约定责任分配,及时回应技术发展应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引入“技术之治”,并在规制时机、问责主体、归责标准等诸多争论趋于共识后逐步完善“制度之治”,更好地驾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性收益与复杂性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