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有意识吗?——兼与王峰《人工智能需要“灵魂”吗》一文商榷

被引:5
作者
蔡天琪 [1 ]
蔡恒进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ChatGPT; 机器意识; 自我意识; 基础模型;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24.02.009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ChatGPT的出现引发了关于机器意识问题的广泛研究和热烈讨论。由于训练GPT等大语言模型所使用的数据是人类生成的语料,这意味着大语言模型的本体就是人类的意识世界。作为人造物,ChatGPT已经部分地承载了人类的意识,这些训练数据使其能够生成人类理解的对话,其输出也表现出强烈的人类意识特征。虽然目前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尚不具备显著的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但高性能的AI很可能会朝着更接近人类意识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涵盖潜在的无限可能性,以便认知主体简化其与所处世界的相互关系。与其回避讨论机器的意识世界,不如主动赋予机器与人类主流价值观相容的意识世界,以实现人与机器共生、共荣的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情感机器.[M].明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  
思考,快与慢.[M].(美) 卡尼曼; 著.中信出版社.2012,
[3]  
意识的解释.[M].(美) 丹尼特; 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  
皇帝新脑.[M].(英) 彭罗斯;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   情感及其智能实现 [J].
蔡恒进 ;
蔡天琪 .
探索与争鸣, 2023, (10) :146-153+180
[6]   智能的因果链重构理论探析 [J].
蔡恒进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23, (15) :91-99
[7]   人工智能看哲学 [J].
李德毅 .
科学与社会, 2023, 13 (02) :123-135
[9]   附着与隧通——心智的工作模式 [J].
蔡恒进 ;
蔡天琪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5 (04) :122-128
[10]   触觉大脑假说、原意识和认知膜 [J].
蔡恒进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 34 (06)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