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

被引:35
作者
贾军涛 [1 ]
郑洪波 [2 ]
黄湘通 [1 ]
吴福元 [3 ]
杨守业 [1 ]
王可 [2 ]
何梦颖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晚新生代; 碎屑锆石; U-Pb定年; 物源示踪;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3.6Ma以来的沉积物碎屑锆石样品利用LA-ICP-MS进行了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DY03孔189.8~215.8m之间(磁性地层年龄3.2~3.5Ma)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以100~150Ma占优势,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白垩纪岩体,物源区比较局限;189.8m(3.2Ma)以上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多峰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于100~300,350~550,600~1000,1400~2000和2200~2800Ma,表明沉积物源区显著扩大.从DY03孔3.2Ma以来沉积物碎屑锆石中识别出大量来自长江上游的年龄信息,表明当时长江沉积物已开始影响到三角洲地区.考虑到古长江在上新世以前有可能没有流经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而是流向苏北盆地,长江贯通的时限应不晚于3.2Ma.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1] 长江三角洲DY03孔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黄湘通
    郑洪波
    杨守业
    谢昕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 299 - 307
  • [2] 大河的地质演化与构造控制
    郑洪波
    贾军涛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 268 - 275
  • [3] 江汉平原周老孔中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及物源示踪
    王节涛
    李长安
    杨勇
    王秋良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 343 - 351
  • [4] 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
    黄湘通
    郑洪波
    杨守业
    Mark Dekker
    谢昕
    章振铨
    方国庆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28 (06) : 87 - 93
  • [5]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 2008, (18) : 2129 - 2152
  • [6]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及其指示意义
    王张华
    张丹
    李晓
    陶士康
    解燕
    [J]. 中国地质, 2008, (04) : 670 - 682
  • [7] 江汉平原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
    张玉芬
    李长安
    王秋良
    陈亮
    马永法
    康春国
    [J]. 科学通报, 2008, (05) : 577 - 582
  • [8] 锆石/斜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成分的同时原位测定
    谢烈文
    张艳斌
    张辉煌
    孙金凤
    吴福元
    [J]. 科学通报, 2008, (02) : 220 - 228
  • [9]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
    陈静
    王哲
    王张华
    陈中原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 700 - 708
  • [10] 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研究:REE和Nd同位素制约
    杨守业
    韦刚健
    夏小平
    孙敏
    唐珉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339 -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