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郑朝贵 [1 ]
朱诚 [2 ]
钟宜顺 [3 ]
殷鹏莲 [3 ]
白九江 [4 ]
孙智彬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与海洋学院
[3]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4]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重庆库区; 旧石器至唐宋时期; 考古遗址时空分布; 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1 [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60102 ;
摘要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特征从遗址的时间分布、平面空间分布和垂直空间分布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神农架大九湖旧石器时代以来连续沉积泥炭地层的孢粉记录,并结合前人对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研究,对本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自然环境背景进行了重建.通过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对本区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分布的时空变化与自然环境演变、自然环境灾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677处遗址时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遗址多沿江河分布,且在河流交汇的区域呈聚集状态.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高度明显高于历史时期.分析认为:(1)各时代人类都需要选择既靠近水源、又便于抵御洪水的河流1~2级阶地为生存地点.全新世以来,受区域构造抬升作用,河流相对下切,时代较早的史前遗址往往被置于较高的海拔位置;(2)重庆库区地形起伏较大,在受河流侧旁侵蚀与堆积形成的宽谷和阶地才有更多适于古人生存的空间,故遗址多沿江河分布;(3)本区早期经济以渔猎和农业为主,但在山地地区陡峭的地形限制了耕作业发展,而在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鱼类资源丰富,因而成为人们较为理想的耕作和渔猎场所;(4)本地区人类遗址时空分布变化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1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湖北旧石器至战国时期人类遗址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J].
朱诚 ;
钟宜顺 ;
郑朝贵 ;
马春梅 ;
李兰 .
地理学报, 2007, (03) :227-242
[2]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 [J].
朱诚 ;
马春梅 ;
张文卿 ;
郑朝贵 ;
唐领余 ;
卢雪峰 ;
刘克新 ;
陈惠中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814-826
[3]   宋朝的自然灾害与荒政等级管理思想刍议 [J].
张文 .
中华文化论坛, 2006, (01) :50-55
[4]   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干旱事件的湖北神农架石笋记录 [J].
邵晓华 ;
汪永进 ;
程海 ;
孔兴功 ;
吴江滢 .
科学通报, 2006, (01) :80-86
[5]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J].
黄润 ;
朱诚 ;
郑朝贵 .
地理学报, 2005, (05) :742-750
[6]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J].
吴文祥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278-284
[7]   神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J].
沈泽昊 ;
胡会峰 ;
周宇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99-107
[8]   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 [J].
朱诚 ;
郑朝贵 ;
马春梅 ;
杨晓轩 ;
高锡珍 ;
王海明 ;
邵九华 .
科学通报, 2003, (23) :2428-2438
[9]   甘肃中部4000年前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 [J].
安成邦 ;
冯兆东 ;
唐领余 ;
陈发虎 .
地理学报, 2003, (05) :743-748
[10]   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讨 [J].
崔建新 ;
周尚哲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3)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