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提取山核桃油比较

被引:30
作者
肖仁显
陈中海
陈秋平
沈建福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山核桃油; 提取方法; 理化指标; 脂肪酸; VE; 氧化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25.1 [植物油];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研究冷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3种方法对山核桃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VE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山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色泽有较大差异,而碘值、皂化值、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等特征性常数差异不大;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相对含量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最高;3种方法所得山核桃油中总VE含量以有机溶剂浸出法最高,以α-VE为主;3种方法所得山核桃油氧化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氧化稳定性以有机溶剂浸出法最好;冷榨法更适合用于山核桃油的提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OXIDATIVE STABILITY WITH THE METROHM RANCIMAT [J].
HASENHUETTL, GL ;
WAN, P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92, 69 (06) :525-527
[2]  
低温制油技术.[M].齐玉堂;许芙萍;祁鲲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山核桃种仁油脂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李助乐.安徽农业大学.2008, 09
[4]   浸出制油技术研究进展 [J].
胡淑珍 ;
王振 ;
李树君 ;
李子明 ;
牟仁生 ;
雷晓东 .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24 (11) :153-157
[5]   山核桃油的超临界CO萃取工艺及其特性研究 [J].
周明亮 ;
王鸿飞 ;
贺一君 .
食品科学 , 2008, (02) :167-171
[6]   山核桃的营养、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 [J].
章亭洲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04) :90-93
[7]   浙西皖南山核桃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吕惠进 ;
刘伯根 .
生态经济, 2005, (05) :97-101
[8]   油料冷榨的概念和应用范围 [J].
忻耀年 .
中国油脂, 2005, (02) :20-22
[9]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J].
周泉诚 ;
吴谋成 .
中国油脂, 2003, (03) :17-20
[10]   山核桃营养乳加工工艺研究 [J].
孙向军 ;
姚晓敏 ;
黄奕怡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02)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