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壳及上地幔分块结构特征

被引:11
作者
朱介寿
机构
关键词
华北板块; 低速层; 地壳厚度; 华南板块; 软流圈; 地幔; 大陆; 地貌; 结构特征; 分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地震测深资料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可以将中国大陆分为5个次一级的板块及25个微板块。华南板块平均地壳厚度为32—45km,软流圈深度自80km变为200km。华北板块地壳厚度为35—45km,软流圈深度为60—100km。青藏板块平均地壳厚度达60—76km,软流圈深度为120—140km。估计了壳幔密度差,计算了我国大陆地壳厚度。讨论了我国大陆分块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性的关系和古板块划分。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用综合方法研究中国东部深部构造 [J].
吴功建 ;
高锐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55-63
[2]   中国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区与地震活动性 [J].
强祖基 ;
张立人 .
地质学报, 1983, (04) :358-368
[3]   喜马拉雅山北部地区的地壳结构模型和速度分布特征 [J].
滕吉文 ;
熊绍柏 ;
尹周勋 ;
徐忠信 ;
王香泾 ;
卢德源 ;
Georges Jobert ;
Alfred Hirn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6) :525-540
[4]   中国中、新生代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J].
朱夏 ;
陈焕疆 ;
孙肇才 ;
张渝昌 .
地质学报, 1983, (03) :235-242
[5]   华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 [J].
赵珠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4) :341-354
[6]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邻区构造演化 [J].
肖序常 ;
万子益 ;
李光岑 ;
曹佑功 ;
周祥 .
地质学报, 1983, (02) :205-212
[7]   北京地区地震参数与速度结构的联合测定 [J].
赵仲和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2) :131-139
[8]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J].
张文佑 ;
张抗 ;
赵永贵 ;
蔡新平 ;
王信和 ;
徐贵忠 ;
吴海威 ;
韩贝传 ;
曾湘山 .
地质学报, 1983, (01) :33-42
[9]   上地幔过渡带中低速层的发现附视频 [J].
朱介寿 ;
张平 ;
宋仲和 ;
安昌强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3, (01) :102-110
[10]   中国岩石层底面地幔对流状态的探讨 [J].
黄培华 ;
傅容珊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1)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