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长7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威 [1 ,2 ]
张春生 [1 ,2 ]
方金 [2 ]
马雪娟 [3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三厂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绥靖地区; 长7油层组; 三角洲平原; 沉积相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绥靖地区15口取心井岩心、测井、沉积构造以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采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对绥靖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了三种沉积微相: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分流间洼地微相;分流河道和天然堤微相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7油层组各小层(长71、长72、长73)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道微相和天然堤微相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也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147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绥靖油田杨19区延9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合理性研究 [J].
陈哲 ;
陆军 ;
赵耀辉 ;
张维 ;
张春生 ;
田清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 (03) :497-503
[2]   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附视频 [J].
袁伟 ;
周晓星 ;
武富礼 ;
赵思远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 (02) :1-4+145
[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J].
范萌萌 ;
卜军 ;
曾家明 ;
郭绍忠 ;
李文厚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 26 (04) :9-14+5
[4]   陕北绥靖油田延安组延9油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J].
史德锋 ;
旷理雄 ;
黄文俊 ;
李儒春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 25 (04) :4-6
[5]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三叠系长8-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J].
侯明才 ;
李旭 ;
邓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3) :241-248
[6]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J].
李涛 ;
徐静刚 ;
韩东 ;
温德顺 ;
魏玉萍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24 (05) :5-8+12+141
[7]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J].
武春英 ;
韩会平 ;
蒋继辉 ;
王宝清 ;
季海锟 ;
赵小会 ;
陈娟萍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3) :35-39
[8]   志丹地区延长组三角洲的识别特征及演化 [J].
石玉江 ;
庞军刚 ;
郭艳琴 ;
袁珍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2) :264-268
[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J].
蔺宏斌 ;
侯明才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74-680
[10]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石油勘探方向 [J].
陈五泉 ;
陈凤陵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4)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