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油田杨19区延9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合理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哲 [1 ]
陆军 [2 ]
赵耀辉 [2 ]
张维 [2 ]
张春生 [1 ]
田清华 [3 ]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3] 不详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剩余油; 延安组; 绥靖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多数的流动单元划分只考虑了岩性、物性等静态参数,划分结果与生产实际有偏差,并且流动单元验证方法较单一。为了提出更加合理的流动单元划分,针对绥靖油田杨19区延安组延91油藏的开发现状和所收集的相关数据,本次延91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选取5组静态参数和3组动态参数,以期对其进行更加精准的流动单元划分。通过运用Q型分层聚类分析法对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A,B,C,D四类流动单元。本次合理性验证主要运用判别分析得出了其结果的正判率为99.3%,并从渗流特征、非均质性、空间位置相关性3个方面进行了验证,改进了流动单元的验证方法。划分结果表明各流动单元的物性特征和生产动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流动单元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表明延91小层的流动单元类型以B类流动单元为主,A和B类流动单元应是未来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峰油田合水区块长8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 [J].
冯杨伟 ;
孙卫 ;
屈红军 ;
高辉 ;
郭真 .
断块油气田, 2011, 18 (02) :223-227
[2]  
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评价及剩余油预测[J]. 尹太举,张昌民,张尚峰,王寿平,毛立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2)
[3]   华池油田长3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合理性验证 [J].
朱玉双 ;
柳益群 ;
赵继勇 ;
朱圣举 ;
赵向宏 ;
徐森 .
沉积学报, 2008, (01) :120-127
[4]   分阶段流动单元模型的建立及剩余油预测——以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为例 [J].
彭仕宓 ;
周恒涛 ;
李海燕 ;
张文胜 ;
胡海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2) :216-221+251
[5]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J].
李娟 ;
孙松领 .
特种油气藏, 2006, (01) :16-19+103
[6]   储层动态流动单元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高博禹 ;
彭仕宓 ;
陈烨菲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2) :182-187+194
[7]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8]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 [J].
魏斌 ;
陈建文 ;
郑浚茂 ;
李胜军 .
地学前缘, 2000, (04) :403-410
[9]  
桃2井区盒8气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郭媛.西安石油大学. 2012
[10]  
南区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D]. 张东荣.中国石油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