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被引:17
作者
李娟
孙松领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储层; 流动单元; 划分方法;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流动单元研究为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提供了有效手段,是提高油藏描述精度、确定剩余油分布、改善开发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二次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评述了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阶段,并就流动单元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能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流动单元的理论和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103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进行分析——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 [J].
张尚锋 ;
洪秀娥 ;
郑荣才 ;
伊海生 ;
张昌民 ;
戴胜群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147-151
[2]   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J].
王瑞飞 ;
宋子齐 ;
尤小健 ;
康立明 ;
白振强 .
测井技术, 2003, (06) :481-485+543
[3]   对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认识与建议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3) :8-10+74
[4]   流动单元研究进展 [J].
刘吉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03-306
[5]   岩石物理流动单元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J].
马立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02) :30-36+5
[6]   碎屑岩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及认识 [J].
张吉 ;
张烈辉 ;
南力亚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4) :62-66
[7]   流动单元四维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 [J].
张继春 ;
彭仕宓 ;
穆立华 ;
孙以剑 ;
李建敏 .
石油学报, 2005, (01) :69-73
[8]   河流相储层三维流动单元模型建立——以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为例 [J].
隋淑玲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3) :12-14+82
[9]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的探讨 [J].
高博禹 ;
彭仕宓 ;
龚宏杰 ;
岳湘安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85-89
[10]   动态流动单元研究 [J].
阎长辉 ;
羊裔常 ;
董继芬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3)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