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6
作者:

程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周荣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农技站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吴玉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局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宋新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林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穆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
[2] 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农技站
[3]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局
来源: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
穗部性状;
主基因;
遗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研究小麦穗部性状的变化特点,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种植的小麦水旱分离群体为材料,对小麦的9个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群体表现极为显著的超亲分离,分布呈偏态单峰和偏态多峰,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穗长、不孕小穗数、小穗着生密度和芒长符合2对主基因遗传模型;有效小穗数、小穗粒数、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符合1对主基因遗传模型。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穗长、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着生密度和芒长,5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最高,分别为88%,73%,64%,67%,95%,芒长的变异系数呈最高值为41%,因此,可能有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这些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李法计
;
常鑫
;
王宇娟
;
宋全昊
;
田芳慧
;
孙道杰
.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3 (01)
:23-2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杨凌区农业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宋全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道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回交自交系(BIL)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J].
王金社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13, 39 (02)
:198-20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团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蚂蚱麦×碧玉麦杂交F代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杜希朋
;
闫媛媛
;
刘伟华
;
高爱农
;
张锦鹏
;
李秀全
;
杨欣明
;
车永和
;
郭小敏
.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04)
:624-62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小麦-冰草衍生后代3558-2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J].
卢翔
;
张锦鹏
;
王化俊
;
杨欣明
;
李秀全
;
李立会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 (01)
:86-9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化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立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5]
小麦芒长抑制基因B1近等基因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J].
杜斌
;
崔法
;
王洪刚
;
李兴锋
.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8 (02)
:259-26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洪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兴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
重组自交家系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J].
王金社
;
李海旺
;
赵团结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10, 36 (02)
:191-20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团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盖钧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水稻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
[J].
孟丽君
;
王术
;
王伯伦
;
黄元财
;
贾宝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6)
:649-65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元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贾宝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8]
小麦F2:3家系抗旱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J].
张瑞霞
;
王静华
;
刘桂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9)
:82-86

张瑞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王静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刘桂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9]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海燕
;
何宁
;
康明辉
;
张丹
;
赵永英
;
黄冰艳
;
王白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168-171

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何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康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张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赵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黄冰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王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焦作市博爱职专 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实验室
[10]
小麦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李俊周
;
刘艳阳
;
何宁
;
崔党群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3)
:16-19

李俊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刘艳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何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崔党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