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23S rRNA ITS AFLP对米酒发酵过程中原核微生物的演替分析附视频

被引:14
作者
向文良 [1 ,2 ]
罗海 [1 ]
梁华忠 [1 ,2 ]
屈凤 [1 ]
李明元 [1 ,2 ]
赵建 [3 ]
机构
[1]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古法酿造研究所
[2] 四川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米酒; 16S-23S rRNA ITS AFLP; 原核微生物; 演替;
D O I
10.13746/j.njkj.2010.02.002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利用16S-23S rRNA ITS AFLP指纹图谱技术监控四川传统米酒发酵过程中原核微生物的演替,并结合米酒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对其演替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米酒发酵过程中,随着酒曲的接入,米酒醅中原核微生物伴随米酒理化因子的动态变化而发生群落演替。在适应期和发酵期,米酒醅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分别聚成群I和群II,二者相关系数为0.49。群II中,在相关系数0.638水平上又分为IIA和IIB两个分支。分支IIA又进一步分为IIA1和IIA2两簇,相关系数为0.73。簇IIA2中主要发生的是发酵旺盛期微生物的演替;簇IIA1中I,IA1-1和IIA1-2亚簇分别表示发酵前期、发酵后期米酒醅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演替,二者聚集于相关系数0.80。其中I,IA1-2中,发酵52 h和55 h的米酒醅中原核微生物群落几乎相似,二者群落相关系数为1.0。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一株解磷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分析 [J].
向文良 ;
冯玮 ;
郭建华 ;
宋鹏 ;
汤科 ;
杨志荣 .
微生物学通报, 2009, (03) :320-327
[2]   米酒醪中优势微生物菌相组成的初步研究 [J].
王艳萍 ;
程巧玲 ;
张阳 ;
林伟利 .
中国酿造, 2008, (05) :12-14
[3]   籼米甜酒的发酵动力学及工艺优化 [J].
刘小翠 ;
赵思明 ;
王莲 .
食品科学 , 2007, (12) :263-267
[4]   甜酒酿的制作与发酵控制 [J].
鲁永强 ;
王文磊 .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7, (06) :61-63+68
[5]   利用16S-23S rDNA RFLP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饭豆(Vigna umbellata L.)根瘤菌系统发育的研究 [J].
潘峰 ;
王平 ;
胡正嘉 ;
何绍江 ;
冯新梅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7, (01) :78-82
[6]   信阳米酒微生物群落组成 [J].
李福荣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52-53+70
[7]   大针茅典型草原土壤CO2排放规律的研究 [J].
崔骁勇 ;
陈四清 ;
陈佐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90-394
[8]  
微生物生态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声明等, 2007
[9]  
Community of extremely halophilic bacteria in historic Dagong Brine Well in southwestern China[J] . Wenliang Xiang,Jianhua Guo,Wei Feng,Min Huang,Hao Chen,Jian Zhao,Jie Zhang,Zhirong Yang,Qun Sun.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 2008 (10)
[10]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of 16S–23S rDNA Intergenic Spacer of Aeromonas spp[J] .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 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