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陆面模式(CoLM)湖泊过程方案与性能评估

被引:12
作者
戴永久 [1 ]
魏楠 [1 ]
黄安宁 [2 ]
朱司光 [3 ,4 ]
上官微 [1 ]
袁华 [1 ]
张树鹏 [1 ]
刘少锋 [1 ]
机构
[1] 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湖泊模型; 陆面模式; 模型评估; 敏感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新版通用陆面模式CoLM(the Common Land Model)中的湖泊过程方案CoLM-Lake做了介绍,并通过10个湖泊的观测数据评估了它的模拟性能,同时讨论了模拟结果对模型关键参数的敏感性.模拟结果显示,CoLM-Lake对于浅湖的模拟效果非常理想,对于表层温度、湍流通量和垂直热力结构的量级和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的比较准确,同时对湖泊冻融循环过程给出了合理的刻画.CoLM-Lake对于深湖垂直结构及其变化的模拟亦较为准确,但对垂直混合强度的刻画仍然不足.虽然模型对于北美五大湖表层温度的模拟误差相对明显,但其量级和季节变化特征仍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动力学地表粗糙度可通过改变湍流通量的大小修正湖泊表层温度的模拟.湖泊深度、辐射消光系数和热力扩散系数可共同影响湖泊的热力结构.较大的湖泊深度,较小的消光系数和较大的热力扩散系数均使得湖泊内部传递和存储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加湖泊的热力惯性,降低湖泊各层温度的季节震荡和变化幅度,推迟湖泊冬季的冻结时间.湖泊到达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受湖泊盐度的影响,调整此温度同样可使得模型的模拟结果得到改进.以上敏感性分析说明CoLM-Lake对于湖泊热力过程的模拟可以通过模型参数优化进行改进.总体上,CoLM-Lake可以合理地刻画各个湖泊的主要特征,模拟的误差均在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范围之内,因此CoLM-Lake在全球尺度上适用于对湖泊物理过程的模拟.
引用
收藏
页码:3002 / 302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Evaluating Common Land Model Energy Fluxes Using FLUXNET Data[J]. Xiangxiang ZHANG,Yongjiu DAI,Hongzhi CUI,Robert E.DICKINSON,Siguang ZHU,Nan WEI,Binyan YAN,Hua YUAN,Wei SHANGGUAN,Lili WANG,Wenting F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7(09)
  • [2] 基于流量监测的西藏东南部然乌湖水量平衡季节变化及其补给过程分析
    崔颖颖
    朱立平
    鞠建廷
    罗伦
    王永杰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7) : 1221 - 1234
  • [3]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方楠
    阳坤
    拉珠
    陈莹莹
    王君波
    朱立平
    [J]. 高原气象, 2017, 36 (03) : 610 - 618
  • [4] GRAPESGFS全球中期预报系统的研发和业务化
    沈学顺
    苏勇
    胡江林
    王金成
    孙健
    薛纪善
    韩威
    张红亮
    陆慧娟
    张华
    陈起英
    刘艳
    刘奇俊
    马占山
    金之雁
    李兴良
    刘琨
    赵滨
    周斌
    龚建东
    陈德辉
    王建捷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7, 28 (01) : 1 - 10
  • [5] IAP第四代大气环流模式的气候系统模式模拟性能评估
    孙泓川
    周广庆
    曾庆存
    [J]. 大气科学, 2012, 36 (02) : 215 - 233
  • [6] CoLM模式在中国温带混交林和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水热通量模拟性能评估
    宋耀明
    郭维栋
    张耀存
    [J]. 高原气象 , 2008, (05) : 967 - 977
  • [7] CoLM模式在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适用性研究
    辛羽飞
    卞林根
    张雪红
    [J]. 高原气象, 2006, (04) : 567 - 574
  • [8] Improving the lake scheme within a coupled WRF-lake model in the Laurentian Great Lakes
    Xiao, Chuliang
    Lofgren, Brent M.
    Wang, Jia
    Chu, Philip Y.
    [J].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2016, 8 (04) : 1969 - 1985
  • [9] Description and basic evaluation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arth System Model (BNU-ESM) version 1
    Ji, D.
    Wang, L.
    Feng, J.
    Wu, Q.
    Cheng, H.
    Zhang, Q.
    Yang, J.
    Dong, W.
    Dai, Y.
    Gong, D.
    Zhang, R. -H.
    Wang, X.
    Liu, J.
    Moore, J. C.
    Chen, D.
    Zhou, M.
    [J]. 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 2014, 7 (05) : 2039 - 2064
  • [10] Modeling summer circulation and thermal structure of Lake Erie
    Beletsky, Dmitry
    Hawley, Nathan
    Rao, Yerubandi R.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 2013, 118 (11) : 6238 - 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