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法律问题研究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徐缘
机构
[1] 河北地质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综合性框架立法模式; 社区共管制度; 信托基金制度;
D O I
10.13358/j.issn.2096-9309.2021.0414.02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目前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数十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自然保护地的概念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察,从制度、管理、资金三大方面总结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法律困境,提出我国未来自然保护地应当采取"《自然保护地法》+各专项法规"的综合性框架立法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建立分类分区定保护级别制度、规划制度、社区共管制度和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等具体的设计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编制研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传导 [J].
金云峰 ;
陶楠 .
园林, 2020, (10) :75-81
[2]   论《国家公园法》与《自然保护地法》的关系 [J].
汪劲 .
政法论丛, 2020, (05) :128-137
[4]   《国家公园法》的功能定位及其立法意义——以中国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的构建为背景 [J].
汪劲 ;
吴凯杰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49 (03) :11-17
[6]   环境法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立法 [J].
吴凯杰 .
法学研究, 2020, 42 (03) :123-142
[7]   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体系化:问题识别、逻辑建构和实现路径 [J].
秦天宝 ;
刘彤彤 .
法学论坛, 2020, 35 (02) :131-140
[9]   关于自然保护地立法的新思考 [J].
吕忠梅 .
环境保护, 2019, (Z1) :20-23
[10]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 [J].
吕忠梅 .
生物多样性, 2019, 27 (02) :1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