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黄海总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附视频

被引:14
作者
谢琳萍 [1 ,2 ,3 ]
魏修华 [2 ,3 ]
王宗灵 [2 ,3 ]
战闰 [2 ,3 ]
石晓勇 [1 ]
王保栋 [2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黄海; 总有机碳; 分布;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 [海洋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依据2006年7-8月对南黄海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TOC)数据,探讨了南黄海TOC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南黄海TOC质量浓度范围为0.91~2.53 mg/L,平均值为1.66 mg/L。北部近岸TOC质量浓度较高,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南部近岸TOC值则较低,且分布趋势也与北部相反。在垂直方向上,表层TOC值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TOC的分布趋势主要受控于水文结构,但在某些海流影响较小、生物量较大的海域,生物生产对TOC的含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有机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 [J].
林晶 ;
吴莹 ;
张经 ;
杨世伦 ;
朱卓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2) :246-249
[2]   南黄海溶解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J].
贺志鹏 ;
宋金明 ;
张乃星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477-488
[3]   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 [J].
于非 ;
张志欣 ;
刁新源 ;
郭景松 ;
汤毓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26-34
[4]   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J].
郑国侠 ;
宋金明 ;
戴纪翠 ;
王益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3) :109-118
[5]   黄海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分析附视频 [J].
徐明德 ;
韦鹤平 ;
张海平 .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66-70
[6]   海洋碳循环研究进展 [J].
殷建平 ;
王友绍 ;
徐继荣 ;
孙松 .
生态学报, 2006, (02) :566-575
[7]   大亚湾藻类赤潮的TOC浓度动态分析 [J].
何晓媛 ;
辛海虹 ;
李锦蓉 .
海洋环境科学, 2002, (02) :6-9
[8]   南黄海及东海北部夏季若干水文特征和环流的分析附视频 [J].
邹娥梅 ;
郭炳火 ;
汤毓祥 ;
李载学 ;
李兴宰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40-348
[9]   南黄海环流的若干特征 [J].
汤毓祥 ;
邹娥梅 ;
李兴宰 ;
李载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1) :1-16
[10]   鸭绿江口溶解有机碳的研究 [J].
王江涛 ;
于志刚 ;
张经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