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早三叠世错时相沉积及其对复苏期生态系的启示

被引:25
作者
赵小明 [1 ,2 ]
童金南 [1 ]
姚华舟 [2 ]
张克信 [1 ]
Zhongqiang Chen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3] School of Earth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关键词
早三叠世; 错时相; 生物复苏; 生态系; 三峡地区;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不仅重创了古生代海洋生态系,也使得海洋沉积体系发生剧变,导致灭绝之后早三叠世生物复苏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海洋环境.丰富的特殊沉积物及相关沉积构造的广泛出现是早三叠世沉积的显著特征,如扁平砾石砾岩、蠕虫状灰岩、潮下皱纹构造、微生物岩、海底碳酸盐胶结岩扇、薄层灰岩和条带灰岩等.这些特征性的沉积物在奥陶纪之前的海洋环境中曾广泛分布,但在奥陶纪后生动物大发展之后,它们一般仅见于某些极端和异常的环境中.当它们在早三叠世正常浅海环境再次广泛出现时,被认为在时间上或环境上发生了错位,故被称为错时相(anachronistic facies).研究这些特殊沉积构造,对于探索古生代-中生代地质突变期异常的生态系状况和特殊的海洋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错时相在中国南方各地的早三叠世地层中广泛存在,分布于下三叠统众多层位中,而且囊括了全球已报道的大多数错时相沉积物,为研究华南早三叠世的海洋环境状况及其与生物复苏的关系提供了契机."蠕虫状灰岩"是华南下三叠统中最典型、最发育的错时相沉积物,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以湖北三峡地区的蠕虫状灰岩为例,对其类型划分、时空分布进行了重点论述.华南下三叠统中蠕虫状灰岩及其他错时相沉积构造的研究表明:错时相紧接生物大灭绝后出现,并随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的重建而退出正常浅海环境,这种耦合关系正是沉积体系和生态系对古生代-中生代地质突变及其导致的"特异"环境的自然响应.因此,错时相的盛衰变化可以作为独立于化石记录分析之外的生态变化指针.
引用
收藏
页码:1564 / 15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贵阳花溪早三叠世遗迹化石及其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生物复苏的启示 [J].
罗茂 ;
时国 ;
龚一鸣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519-532
[2]   湖北崇阳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钙质微生物岩的时代及基本特征 [J].
杨浩 ;
张素新 ;
江海水 ;
王永标 .
地球科学, 2006, (02) :165-170
[3]   华南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意义 [J].
王永标 ;
童金南 ;
王家生 ;
周修高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6) :552-558
[4]   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综合层序 [J].
童金南 ;
赵来时 ;
左景勋 ;
Hans J.Hansen ;
Yuri D.Zakharov .
地球科学, 2005, (01) :40-46
[5]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Griesbachian期旋回地层研究 [J].
童金南 ;
殷鸿福 .
地层学杂志, 1999, (02) :52-57
[6]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J].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 ;
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9, (01) :3-14
[7]   华南古生代末大绝灭后的生态系复苏 [J].
童金南 .
地球科学, 1997, (04) :37-40
[8]   中下扬子区海相三叠纪叠层石及其环境演变 [J].
钱迈平 .
古生物学报, 1995, (06) :731-741+801-804
[9]   蠕虫状灰岩成因新解 [J].
钱守荣 .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1995, (03) :15-19+121
[10]   无锡嵩山三叠系下统青龙组叠层石生物丘及其环境 [J].
钱迈平,范洪源 .
江苏地质, 1994, (01)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