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陆源物质矿物组成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的制约

被引:20
作者
徐方建 [1 ,2 ]
李安春 [1 ]
万世明 [1 ,3 ]
刘建国 [1 ]
徐兆凯 [1 ]
肖尚斌 [1 ]
王金丽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矿物; 粒度; 地球化学成分; EC2005孔; 东海内陆架; 沉积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柱状沉积物陆源矿物、粒度及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该孔柱状沉积物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以及长石.石英和长石含量控制着平均粒径的大小.矿物含量与化学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矿物对地球化学成分的控制.沉积物中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差别造成了沉积物粒度的差异,矿物间化学组分的不同是影响沉积物化学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其往往通过粒度组成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元素的粒度控制"表面现象,实质上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起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J].
徐方建 ;
李安春 ;
肖尚斌 ;
万世明 ;
刘建国 ;
张永超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118-127
[2]   新仙女木事件在罗布泊湖相沉积物中的记录 [J].
罗超 ;
彭子成 ;
刘卫国 ;
张兆峰 ;
贺剑峰 ;
刘桂建 ;
张彭熹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2) :190-196
[3]   全新世渤海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J].
刘建国 ;
李安春 ;
陈木宏 ;
徐方建 .
地球化学, 2007, (06) :559-568
[4]  
Grain-size records at ODP Site 1146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mplications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since 20 Ma[J]. Jan-Berend W. STUUT.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10)
[5]   南海北部ODP1146站粒度揭示的近20Ma以来东亚季风演化 [J].
万世明 ;
李安春 ;
JanBerend WStuut ;
徐方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761-770
[6]  
Manganese Abnormity in Holocene Sediments of the Bohai Sea[J]. 刘建国,李安春,徐兆凯,徐方建.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02)
[7]   泥河湾盆地基于粒度气候指标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 [J].
韩志勇 ;
李徐生 .
地球科学, 2006, (06) :773-779
[8]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J].
向荣 ;
杨作升 ;
YSaito ;
郭志刚 ;
范德江 ;
李云海 ;
肖尚斌 ;
石学法 ;
陈木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654-662
[10]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蒋富清 ;
徐方建 ;
郑范 ;
陈忠 .
地球化学, 2005, (06) :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