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英买来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1
作者
马乐天 [1 ,2 ,3 ]
张招崇 [1 ]
董书云 [1 ]
张舒 [1 ]
张东阳 [1 ]
黄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关键词
二云母花岗岩; 地球化学; 壳源; 二叠纪; 南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新疆英买来岩体位于南天山中段,其主体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组成,局部有二云母钾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二叠世.岩体中有两种少量椭球状的包体,一是暗色细粒包体,二是浅色包体.花岗岩和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相似,它们在主量元素特征上以高Si、富K、富碱,贫Mg、Ca为特征,微量元素特征上表现为富Rb、Ba、Th以及轻重稀土的高度分馏和Nb、Ta、Zr、Hf等的负异常.花岗岩和包体的Harker图解显示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其A/CNK值为0.99~1.08,显示出准铝-过铝的特点,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则显示出强烈富集轻稀土和明显的负Eu异常.结合其高的(87Sr/86Sr)t值(0.71036~0.71585)和负的εNd(t)值(-1.67~-6.45),推测岩浆起源于壳源含斜长石的角闪石质岩石脱水条件下的部分熔融(深度<50km),其母岩浆在就位前发生了以黑云母和斜长石为主伴随有磁铁矿等副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英买来花岗岩体的岩石类型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是介于A型和S型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为碰撞晚期或接近碰撞结束向后碰撞过渡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08 / 92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南天山川乌鲁碱性杂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J].
黄河 ;
张东阳 ;
张招崇 ;
张舒 ;
李宏波 ;
薛春纪 .
岩石学报, 2010, 26 (03) :947-962
[2]  
西准噶尔包古图成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铜金成矿意义[J]. 唐功建,王强,赵振华,Derek A. Wyman,陈海红,贾小辉,姜子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1)
[3]   新疆南天山盲起苏晚石炭世侵入岩的确定及对南天山洋盆闭合时限的限定 [J].
朱志新 ;
李锦轶 ;
董连慧 ;
张晓帆 ;
胡建卫 ;
王克卓 .
岩石学报, 2008, 24 (12) :2761-2766
[4]   广西昆仑关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谭俊 ;
魏俊浩 ;
李水如 ;
王忠铭 ;
付乐兵 ;
张可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6) :743-754
[5]   新疆东天山剪切带型金矿床时代研究 [J].
陈文 ;
张彦 ;
秦克章 ;
王清利 ;
王义天 ;
刘新宇 .
岩石学报, 2007, (08) :2007-2016
[6]   新疆的印支运动与成矿 [J].
朱永峰 .
地质通报, 2007, (05) :510-519
[7]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J].
高俊 ;
龙灵利 ;
钱青 ;
黄德志 ;
苏文 ;
Reiner KLEMD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49-1061
[8]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for subduction-related gran-itic rock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ast Junggar, Xinjiang[J]. ZHANG Zhaochong1,2, YAN Shenghao3, CHEN Bailin4, ZHOU Gang5, HE Yongkang5, CHAI Fengmei1, HE Lixin5 & WAN Yusheng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 jing 100037, China;3.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9]   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 [J].
张立飞 ;
艾永亮 ;
李强 ;
李旭平 ;
宋述光 ;
魏春景 .
岩石学报, 2005, (04) :1029-1038
[10]   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源区示踪 [J].
徐学义 ;
马中平 ;
夏祖春 ;
夏林圻 ;
李向民 ;
王立社 .
西北地质, 2005, (02)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