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诱发滑坡方向效应研究

被引:53
作者
许强
李为乐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方向效应; 背坡面效应; 断层错动方向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针对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灾区的一些特殊区域,滑坡的滑动方向呈现出一些与地震动力直接相关的异常现象,作者对典型研究区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统计了不同坡向上滑坡灾害的发育密度和大型滑坡滑向与发震断层的关系,得出汶川地震诱发滑坡具有"背坡面效应"和"断层错动方向效应"。"背坡面效应"是指在与发震断裂带近于垂直的沟谷斜坡中,在地震波传播的背坡面一侧的滑坡发育密度明显大于迎坡面一侧。"断层错动方向效应"是指滑坡的滑动方向与发震断裂的活动方式和错动方向密切相关。在分析强震诱发滑坡成因机理时,应加强对2种因素和效应的研究:1)地震时断裂的突然错动所产生的直接动力对斜坡失稳的初始驱动作用;2)地震过程中地震波在斜坡山体内传播的折射、反射以及由此引起的坡体内应力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汶川Mw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分段特征
    赵翠萍
    陈章立
    周连庆
    李志雄
    康英
    [J]. 科学通报, 2009, 54 (22) : 3475 - 3482
  • [2] 汶川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空间分段特征
    王勤彩
    陈章立
    郑斯华
    [J]. 科学通报, 2009, 54 (16) : 2348 - 2354
  • [3]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李勇
    黄润秋
    DENSMORE AlexanderL
    周荣军
    曹叔尤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 7 - 25
  • [4]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geo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 04
  • [5]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北端位置的修订
    李传友
    魏占玉
    [J]. 地震地质, 2009, 31 (01) : 1 - 8
  • [6] 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
    黄润秋
    李为乐
    [J].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 19 - 28
  • [7]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黄润秋
    李为乐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 2585 - 2592
  • [8]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J]. 地震地质, 2008, (03) : 597 - 629
  • [9] 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李忠生
    [J]. 灾害学, 2003, (04) : 65 - 71
  • [10] Analysis of the geo-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12 May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Huang, R. Q.
    Li, W. L.
    [J].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9, 68 (03) : 363 -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