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引进的紫色甘薯品系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贤松
魏琦超
李坤培
高峰
机构
[1] 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2]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蚌埠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重庆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同工酶;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山川紫”甘薯品种为参照品种,对从日本引进的15个紫色甘薯品系进行了淀粉酶(AMY)、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等3种酶同工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甘薯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具有特异性,叶片的同工酶最稳定且最具代表性;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的谱带,也有特异的谱带.酶谱的聚类分析表明:“山川紫”和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在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中,A组中A1、A2、A7等3个品系之间以及A3、A4、A6等3个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B组中B1B4与B7B8的亲缘关系很近.
引用
收藏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胡能书;万贤国 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紫色甘薯多糖对荷瘤小鼠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J].
叶小利 ;
李学刚 ;
李坤培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333-336
[4]   高花青素甘薯的研究及利用 [J].
谢一芝 ;
尹晴红 ;
邱瑞镰 .
杂粮作物, 2004, (01) :23-25
[5]   岩薯5号不同处理及其变异株系(龙薯3号)同工酶变化探讨 [J].
蔡建荣 ;
陈炳全 ;
杨立明 ;
张志勇 ;
曾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70-72
[6]   专用甘薯新品种“脱毒山川紫”及其栽培 [J].
史新敏 ;
郭小丁 .
上海农业科技, 2001, (06) :86-87
[7]   同工酶PAGE凝胶电泳在大白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J].
陈启林 ;
陈毓荃 ;
陈静 ;
张剑侠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2) :97-100
[8]   甘薯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初报 [J].
巫水钦,冯瑞集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 (03) :35-39
[9]   甘薯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薛启汉 ;
师素云 ;
刘蔼民 ;
易琼华 .
遗传学报, 1988, (04) :24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