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研员角色的历史变迁

被引:12
作者
胡惠闵 [1 ]
汪明帅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宁波大学
关键词
教研员; 角色期待; 教研制度; 课程改革; 教育行政部门; 历史变迁;
D O I
10.16855/j.cnki.zgmzjy.2017.06.018
中图分类号
G637.2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近年来,针对教研员角色定位的问题逐渐升温,讨论角度和结论不尽相同,而现实中教研员角色模糊不清。因此,了解教研员角色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更好地定位教研员角色。教研制度的缘起:教研员的双重职责凸显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大陆的教研制度是为了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教研员作为边界工作者:意涵与能力建构 [J].
沈伟 .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10) :64-68
[2]   论中国教研员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新角色理论建构 [J].
宋萑 .
教师教育研究 , 2012, (01) :18-24
[3]   教研员担当“专业的课程领导者”?——与崔允漷教授商榷 [J].
翟立安 .
上海教育科研, 2010, (02) :52-53
[4]   教研员职能转变与使用机制改革 [J].
潘涌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Z4) :17-20
[5]   教研员何以异化为“考研员”——对教研员工作价值的思考 [J].
朱志平 .
人民教育, 2008, (09) :32-35
[6]   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若干思考 [J].
孙立春 ;
张茂聪 ;
张彩霞 .
中国教育学刊, 1999, (03)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