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适用中的酌定因素研究——兼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决定》第36条

被引:4
作者
陈明
机构
[1]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死刑; 适用; 酌定量刑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酌定量刑因素在死刑立即执行改判为死缓或无期徒刑案件的量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酌定量刑因素主要包括:案件起因、犯罪动机、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和表现、被害方谅解。法院应该在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相结合原则指导下,正确运用酌定量刑因素,以达到限制死刑适用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 [J].
陈和华 .
政法论丛, 2010, (02) :21-27
[2]   死刑裁量应介入非理性因素的考量 [J].
赵微 ;
牟永和 .
法学杂志, 2010, 31 (01) :9-12
[3]   “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 [J].
衣家奇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6-11
[4]   西方国家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 [J].
陈旭文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9-31+65
[5]   恢复性司法述评 [J].
吴宗宪 .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3) :69-85
[6]   对我国刑罚目的之理性审视 [J].
韩轶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2-17
[7]  
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M].刘立霞; 路海霞; 尹璐; 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8]  
刑法的人性基础.[M].陈兴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  
刑法的基本概念.[M].(美)乔治·P.弗莱彻(GeorgeP.Fletcher)著;蔡爱惠;陈巧燕;江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0]  
刑法学.[M].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