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曹慧英
史建国
朱昆仑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张吉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玉米; 播种深度;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1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设置3、5、7、9 cm 4个播深处理和4个播种深度混播的播深不一致处理(U),研究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深不一致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果穗长度等性状整齐度,影响群体冠层结构,ZD958和XY335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2.6%、3.2%和0.9%、3.9%。播种过深,整个生育期内的植株性状整齐度和叶面积指数较低,穗位高及底层透光率增加;SPAD值及比叶重较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ZD958和XY335播深9 cm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5.9%、6.4%和6.1%、8.8%。播深7和9 cm,夏玉米群体密度降低,冠层透光率增加,但其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比叶重降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最终降低夏玉米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 魏珊珊,王祥宇,董树亭.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2]   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J].
岳丽杰 ;
文涛 ;
杨勤 ;
李卓 ;
李奇 ;
刘永红 .
玉米科学, 2012, 20 (05) :88-93
[3]   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部分生理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J].
徐丽娜 ;
黄收兵 ;
陶洪斌 ;
王云奇 ;
祁利 ;
潘王璞 .
作物学报, 2012, 38 (02) :301-306
[4]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其生理特性 [J].
张玉芹 ;
杨恒山 ;
高聚林 ;
张瑞富 ;
王志刚 ;
徐寿军 ;
范秀艳 ;
杨升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1) :4367-4376
[5]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超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杨吉顺 ;
高辉远 ;
刘鹏 ;
李耕 ;
董树亭 ;
张吉旺 ;
王敬锋 .
作物学报, 2010, 36 (07) :1226-1233
[6]   粗缩病对夏玉米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J].
吕鹏 ;
苏凯 ;
刘伟 ;
张吉旺 ;
刘鹏 ;
杨今胜 ;
董树亭 .
玉米科学 , 2010, (02) :113-116
[7]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冠层垂直结构的影响 [J].
王俊秀 ;
高聚林 ;
王志刚 ;
桑丹丹 ;
胡嗣瑞 ;
王永平 ;
张军 ;
常国友 .
玉米科学, 2009, (06) :63-67+73
[8]   种植方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J].
王敬亚 ;
齐华 ;
梁熠 ;
王晓波 ;
吴亚男 ;
白向历 ;
刘明 ;
孟显华 ;
许晶 .
玉米科学, 2009, 17 (05) :113-115+120
[9]   不同冠层结构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J].
吕丽华 ;
王璞 ;
鲁来清 .
玉米科学, 2008, (04) :66-71
[10]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夏来坤 ;
张雅杰 ;
赵明 ;
赵久然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8, (03) :447-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