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域空间变化的定量判定
被引:2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岷江;
干旱河谷;
景观动态;
空间变化;
定量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准确界定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面积变化及其边界分布海拔的最高上限在垂直方向上的抬升距离。结果表明,干旱河谷面积在不断扩大,由1974年的93140hm2扩大到2000的123078hm2,其中1995~2000年间年变化率较1974~1995年有所降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边界沿山体向上攀升非常迅速,1974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的最高上限海拔为3128m,1995年为3167m,较1974年抬升了39m;2000年为3181m,与1995年相比沿垂直方向向上抬升了14m。1974到2000年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最高上限沿垂直方向抬升了53m,大约平均每年抬升2m。为了遏制干旱河谷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必须加大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250 / 32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
[J].
冶民生
;
关文彬
;
白占雄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2)
:70-75

冶民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白占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马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汪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分类及其主要类型
[J].
关文彬
;
冶民生
;
马克明
;
刘国华
;
汪西林
.
山地学报,
2004, (06)
:679-686

关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冶民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汪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
[3]
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J].
谢以萍
;
杨再强
.
贵州林业科技,
2004, (01)
:8-12

谢以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昌市林业局

杨再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昌市林业局
[4]
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J].
谢以萍
;
杨再强
.
贵州林业科技,
2004, (01)
:8-12

谢以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昌市林业局

杨再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昌市林业局
[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典型阳坡海拔梯度上土壤水分动态
[J].
何其华
;
何永华
;
包维楷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01)
:68-74

何其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何永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包维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6]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研究
[J].
刘国华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关文彬
;
康永祥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57-1764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关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康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周建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刘世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7]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褐土不同亚类剖面及养分特征
[J].
王春明
;
包维楷
;
陈建中
;
孙辉
;
谢嘉穗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3)
:230-234

王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包维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陈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孙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谢嘉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川西干旱河谷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J].
沈茂英
.
四川林业科技,
2003, (01)
:19-25

沈茂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9]
岷江干旱河谷三种主要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J].
刘国华
;
张洁瑜
;
张育新
;
周建云
;
关文彬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山地学报,
2003, (01)
:24-32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张洁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建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泥石流多发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
[J].
沈有信
;
张彦东
;
刘文耀
.
山地学报,
2002, (02)
:188-193

沈有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张彦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刘文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