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钟海雁
王承南
谢碧霞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株洲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油茶籽油;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25 [各种食用油];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油茶籽油的品质 ,结果表明 :各品质指标与萃取条件密切相关 ,温度对水分及挥发物的萃取量影响较大 ,两者呈正相关 ;压力对游离脂肪酸的萃取量影响较大 ,其萃取量与压力呈正相关 ;磷脂的溶解度与油茶籽油的溶解度有一致的规律性 ,但其溶解度明显要低 ;超临界CO2 萃取油茶籽油的色泽极浅。该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未经任何处理 ,即可达到国家标准GB1176 5- 89规定的二级油以上水平。超临界CO2 萃取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较差 ,添加α -VE 后 ,其氧化稳定性可接近精炼油茶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油茶籽油基本不含油茶皂素 ,其脂肪酸组成与文献值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胚芽油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试验研究 [J].
马海乐 ;
吴守一 ;
陈钧 ;
李国文 .
中国粮油学报, 1997, (01) :40-44+49
[2]   超临界CO2萃取茶籽油 [J].
陈开勋,葛红光,姚瑞清 .
中国油脂, 1996, (05) :30-33
[3]   超临界CO2萃取法从月见草种子和丝状真菌中提取含γ-亚麻酸油脂 [J].
尹卓容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6, (04) :21-26
[4]   茶籽油的精制与食用 [J].
秦玉楠 .
中国油脂, 1995, (02) :43-44
[5]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研究 [J].
刘崇义,钟民,沈忠耀 .
食品科学, 1994, (03) :14-17
[6]   在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夹带剂作用的研究 [J].
张建君 ;
朱美文 ;
于恩平 ;
张泽廷 .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2) :1-7+14
[7]   超临界CO2浸出米糠油 [J].
雷明刚 .
食品科学, 1993, (03) :43-45
[8]   超临界CO2萃取黑加仑油 [J].
田景洲 ;
王杰 ;
张荣庆 ;
金革 .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1, (04) :289-294
[9]   超临界CO2萃取菜籽油的研究 [J].
朱美文 ;
于恩平 ;
方之蓉 .
化学工程, 1986, (05) :15-20
[10]  
中国油脂植物[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油脂植物编写委员会 编写,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