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数量对CH4排放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傅志强 [1 ]
黄璜 [2 ]
廖晓兰 [3 ]
胡英 [4 ]
谢伟 [2 ]
何保良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
[4] 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稻-鸭; 甲烷; 溶解氧含量; 甲烷细菌;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S511 [稻]; S834 [鸭];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1 ; 0905 ;
摘要
探讨不同养鸭数量对稻田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为确定稻鸭共育模式中最佳养鸭数量提供环境学支撑。运用静止箱原位采样技术测定了不同养鸭数量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稻田土壤化学性质、产甲烷细菌种群数量以及水层溶解氧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养鸭数量稻田水层溶解氧含量间差异显著(p<0.01),养鸭数量越多,溶解氧含量越高。20只鸭/667m2稻田的水层溶解氧含量最大,与对照比,早稻增加了2.2%~68.7%,晚稻增加了11.07%~110.77%;养鸭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含量减少,产甲烷细菌数量下降。不同养鸭数量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之间差异显著,养鸭数量越多,甲烷排放量越少,与对照比,早稻减少了18.22%~28.13%,晚稻减少了17.73%~34.44%。相关分析表明,甲烷排放通量与水层溶解氧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土壤还原物质含量及产甲烷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稻鸭共育减排甲烷的主要原因是养鸭提高了水体和土壤中溶解氧含量,增加养鸭数量促进甲烷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2107 / 2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水稻植株通气系统与稻田CH4排放相关性研究 [J].
傅志强 ;
黄璜 ;
何保良 ;
谢伟 ;
廖晓兰 .
作物学报, 2007, (09) :1458-1467
[2]   稻-鸭复合系统中灌水深度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J].
傅志强 ;
黄璜 ;
陈灿 ;
何保良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632-636
[3]   鸭稻共作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
章家恩 ;
赵美玉 ;
陈进 ;
黄兆祥 .
生态科学, 2005, (02) :117-119
[4]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减少甲烷排放及其机理研究 [J].
甘德欣 ;
黄璜 ;
蒋廷杰 ;
黄梅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1-6
[5]   稻鸭共作系统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J].
全国明 ;
章家恩 ;
黄兆祥 ;
许荣宝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360-365
[6]   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甲烷菌种群数量影响的研究 [J].
邓晓 ;
廖晓兰 ;
黄璜 ;
唐群锋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4, (05) :393-395+398
[7]   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三) [J].
戴志明 ;
杨华松 ;
张曦 ;
周晓智 ;
韩自鸿 ;
余杨 ;
钱国平 ;
张树清 ;
万田正治 ;
中西良孝 ;
魏红江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4) :265-267+273
[8]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产甲烷细菌数量 [J].
邓晓 ;
廖晓兰 ;
黄璜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96-1700
[9]   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J].
王强盛 ;
黄丕生 ;
甄若宏 ;
荆留明 ;
唐和宝 ;
张春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639-645
[10]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稻田土壤质量研究 [J].
杨志辉 ;
黄璜 ;
王华 .
土壤通报, 2004, (02) :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