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3条油藏大剖面对风险勘探的意义

被引:23
作者
赵振宇 [1 ]
郭彦如 [1 ]
徐旺林 [1 ]
张延玲 [1 ]
高建荣 [1 ]
张月巧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藏剖面; 含油气系统; 风险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2条不整合面及多套储盖组合,形成以下古生界奥陶系气藏、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气藏、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藏为代表的3大含油气系统。深入分析盆地内部3条油气藏连井剖面(吴忠—米脂;固原—宜川;包头—澄城)可知:烃源岩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与展布;中生界油藏位于生烃坳陷内部或附近,油气二次运移距离相对较短;古生界天然气可在整个盆地烃源岩范围内短距离运移,且规模较大,最终聚集于奥陶系顶面风化壳有效岩溶圈闭和石炭-二叠系源内或近源低渗透有效砂岩圈闭中。盆地未来风险勘探领域为:①中生界石油勘探以向北扩展和探寻生油层系内部非常规油藏为主;②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向盆地南部扩展和开发海相碎屑岩气藏为主;③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以寻找伊陕斜坡中北部、盆地东南部风化壳和台缘礁滩体岩性-构造圈闭气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为例 [J].
孙致学 ;
孙治雷 ;
鲁洪江 ;
尹希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43-551
[2]   湖底热水活动及其对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烃源岩为例 [J].
张文正 ;
杨华 ;
解丽琴 ;
杨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424-429
[3]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湖侵期沉积特征 [J].
喻建 ;
杨亚娟 ;
杜金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81-187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断层发现及其意义 [J].
代金友 ;
何顺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88-195
[5]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神木地区山西组成岩与沉积相耦合关系 [J].
季汉成 ;
翁庆萍 ;
杨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6) :709-717
[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岩性气藏成藏模式 [J].
李明瑞 ;
窦伟坦 ;
蔺宏斌 ;
张清 ;
焦积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56-61
[7]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J].
黄志龙 ;
江青春 ;
席胜利 ;
张才利 ;
张菊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1) :21-24+109
[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 [J].
窦伟坦 ;
侯明才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86-692
[9]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油气分布 [J].
罗建强 ;
何忠明 .
地质与资源, 2008, (02) :135-138
[10]   鄂尔多斯南部侏罗系中下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J].
何善斌 ;
马世东 ;
刘小宁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3) :170-17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