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西红沟子地区晚新生界磁组构的特征和意义

被引:6
作者
高军平 [1 ]
刘胜昌 [2 ]
方小敏 [3 ]
李艾银 [2 ]
张伟林 [3 ]
彭杨宏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磁组构; 新近纪; 柴达木盆地; 红沟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3 [磁性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柴西地区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是对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变化的共同响应。对红沟子剖面新近系磁化率各向异性的测量分析认为,沉积物磁组构参数既揭示了沉积盆地及其周缘山地的环境变化特征,又反映了源区构造事件对沉积物及区域环境变化的制约。大量证据表明,柴西地区晚新生代环境变化以及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Ⅰ阶段(>16.5~14.2 Ma)构造活动强、气候干燥;Ⅱ阶段(14.2~9.8 Ma)早中期构造稳定、环境变化平稳,晚期构造活动加强;Ⅲ阶段(9.1~4.8Ma)早期构造活动加强,中期构造、环境较稳定,晚期则变化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J].
袁四化 ;
刘永江 ;
葛肖虹 ;
任收麦 ;
吴光大 ;
李伟民 ;
刘欢 ;
郭新转 .
世界地质, 2006, (02) :164-171
[2]   地质计时的天文“钟摆” [J].
汪品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1) :1-7
[3]   长江中游地区洪泛沉积物与正常河流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对比研究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阎桂林 ;
董雪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39-645
[4]   长江中游堤防溃口沉积物的磁组构特征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阎桂林 .
地质学报, 2004, (03) :428-432
[5]   西藏斑岩铜矿对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J].
芮宗瑶 ;
李光明 ;
张立生 ;
王龙生 .
地学前缘, 2004, (01) :145-152
[6]   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莫宣学 ;
段丽萍 ;
廖忠礼 ;
王立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3) :1-11
[7]   长江中游现代河流沉积物磁组构参数值特征研究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3, (04) :370-376
[8]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J].
芮宗瑶 ;
侯增谦 ;
曲晓明 ;
张立生 ;
王龙生 ;
刘玉琳 .
矿床地质, 2003, (03) :217-225
[9]   磁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 [J].
张普纲 ;
樊行昭 ;
霍俊杰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3) :301-304+308
[10]   云南中甸纳帕海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及环境意义 [J].
殷勇 ;
方念乔 ;
王倩 ;
聂浩刚 ;
秦尊丽 .
地理科学, 2002, (04) :4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