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藏类型与成藏模拟

被引:40
作者
赵贤正 [1 ]
金凤鸣 [1 ]
崔周旗 [1 ]
韩春元 [1 ]
曾溅辉 [2 ]
王权 [1 ]
郭凯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2] 不详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隐蔽型潜山油藏; 聚油机理; 成藏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近年来冀中坳陷隐蔽型潜山油藏勘探进展,分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类型和成藏特点,并通过油气运聚模拟实验剖析隐蔽型潜山油藏的油气运聚机制。潜山油藏可分为容易发现的潜山顶(头)聚油的常规型潜山油藏和不易发现的潜山坡及潜山内幕聚油的隐蔽型潜山油藏。有效隔(盖)层的存在是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重要条件,控山断层是其最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潜山坡油藏圈闭的形成需2个遮盖条件,即顶部由不整面之上的泥质盖层遮挡,侧面由潜山内幕隔层形成封堵,不整合面是其主要油气运移通道。二维油气运聚模拟实验表明,输导通道(断层或不整合面)与潜山储集层渗透率的比值及充注动力决定潜山油气的优先充注部位,当断层或不整合面为高效输导层时,油气优先充注潜山顶部,形成潜山顶(头)油藏;当断层或不整合面的渗透性变差或其本身具非均质性,而潜山内幕或潜山坡又存在高渗透性储集层时,则油气优先向潜山内幕或潜山坡充注,形成潜山内幕或潜山坡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富油凹陷隐蔽型潜山油气藏精细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贤正, 2010
[12]  
冀中拗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 科学出版社 , 杜金虎等著, 2002
[13]  
华北中新元古界油气地质与沉积学[M]. 地质出版社 , 赵澄林等著, 1997
[14]  
潜山油气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 1982
[15]   济阳坳陷东北部潜山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 [J].
燕子杰 ;
姜能栋 ;
吉双文 .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13 (06) :15-18+80
[16]   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 [J].
赵贤正 ;
金凤鸣 ;
王余泉 ;
郭永军 ;
刘井旺 ;
郑荣华 .
石油学报, 2008, (04) :489-493+498
[17]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 [J].
李玉城 .
海洋地质动态, 2008, (03) :1-7
[18]   古潜山油气藏研究综述 [J].
李军 ;
刘丽峰 ;
赵玉合 ;
涂广红 ;
周立宏 ;
肖敦清 ;
高嘉瑞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3) :879-887
[19]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三 渤海湾盆地任丘古潜山大油田的发现与勘探 [J].
费宝生 ;
汪建红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3) :43-50
[20]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成藏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王永诗 ;
马立驰 .
石油学报, 2004, (03)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