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孙飞达 [1 ,2 ]
龙瑞军 [2 ]
路承香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
关键词
高原鼠兔;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初级生产力; 土壤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样地Ⅰ(近似零密度)生物量最大;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显著高于6月(P<0.05),各月地下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P<0.01),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值与鼠洞密度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各因子与不同土层满足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海果洛地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分布特征 [J].
孙飞达 ;
龙瑞军 ;
蒋文兰 ;
路承香 .
草地学报, 2008, (05) :475-479
[2]   江河源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对覆被变化的响应 [J].
王启基 ;
李世雄 ;
王文颖 ;
景增春 .
生态学报, 2008, (03) :885-894
[3]   啮齿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科学管理 [J].
钟文勤 .
生物学通报, 2008, (01) :1-3
[4]   青藏高原近40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 [J].
张磊 ;
缪启龙 .
干旱区地理, 2007, (02) :240-246
[5]   近43年来“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突变研究 [J].
李林 ;
李凤霞 ;
郭安红 ;
朱西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79-85
[6]   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研究——兼作开设“青藏高原研究”栏目启事 [J].
钟祥浩 .
山地学报, 2005, (03) :257-259
[7]   牦牛放牧率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暖季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分析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马玉寿 ;
李青云 ;
王启基 ;
施建军 .
草业科学, 2005, (05) :65-71
[8]   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分布模式 [J].
刘伟 ;
周华坤 ;
周立 .
中国草地, 2005, (02) :9-15
[9]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J].
王堰 ;
李雄 ;
缪启龙 .
干旱区地理, 2004, (01) :41-46
[10]   高寒植被类型及其植物生产力的监测 [J].
李英年 ;
王勤学 ;
古松 ;
伏玉玲 ;
杜明远 ;
赵亮 ;
赵新全 ;
于贵瑞 .
地理学报, 2004, (01)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