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地区不同鼠洞密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分布特征

被引:13
作者
孙飞达 [1 ]
龙瑞军 [2 ]
蒋文兰 [1 ]
路承香 [3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鼠洞密度; 高寒草甸; 植物生物量;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探讨不同密度下的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有效鼠洞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鼠洞密度对黄河源区青海果洛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y=ax2+bx+c关系;其中样地Ⅰ(3个/25 m×25 m)生物量最大,样地Ⅳ(54个/25 m×25 m)最小,样地Ⅴ(85个/25 m×25 m)鼠洞密度较大,而生物量并不是最小值;植物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范围内,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植物群落组成中,随着鼠洞密度增大,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则趋于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海果洛黄河源区高寒草甸CO2释放速率研究 [J].
孙步功 ;
龙瑞军 ;
孔郑 ;
冯瑞章 .
草地学报, 2007, (05) :449-453
[2]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J].
王堃 ;
洪绂曾 ;
宗锦耀 .
草地学报, 2005, (S1) :28-31+47
[3]   牦牛放牧率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暖季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分析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马玉寿 ;
李青云 ;
王启基 ;
施建军 .
草业科学, 2005, (05) :65-71
[4]   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分布模式 [J].
刘伟 ;
周华坤 ;
周立 .
中国草地, 2005, (02) :9-15
[5]   高原鼠兔对小嵩草草甸的破坏及其防治 [J].
刘伟 ;
王溪 ;
周立 ;
周华坤 .
兽类学报, 2003, (03) :214-219
[6]   我国草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 [J].
钟文勤 ;
樊乃昌 .
生物学通报, 2002, (07) :1-4+2
[7]   高原鼠兔对草地植被的危害及防治阈值研究 [J].
杨振宇 ;
江小蕾 .
草业科学, 2002, (04) :63-65
[8]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99, (02) :5-9
[9]   高寒草甸植物地下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周转值分析 [J].
李英年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1) :37-39+43
[10]   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量 [J].
王启基 ;
周兴民 ;
张堰青 ;
赵新全 .
西北植物学报, 1991, (04) :33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