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杜志宏
张福耀
平俊爱
吕鑫
李慧明
田兆祥
杨婷婷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性状值;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相关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13份玉米杂交种材料,同时在水、旱地种植,调查了多个性状值,计算比较出15个性状值水旱地之间的差异。其中,产量作为最主要的指标,水旱地之间差值最大达到7600.5kg,最小为1000.5kg,旱地平均减产4357.5kg。计算出5个性状值的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产量抗旱系数范围0.2245~0.8571,抗旱指数范围0.1289~1.3425,为选择耐旱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估算出在水旱地中,产量分别和11个性状值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水地产量与穗粒重、穗长、穗粗、轴粗、百粒重、出籽率等6个性状呈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3513~0.9999,水地产量与株高、生育期、穗位、茎粗、雄穗分枝数等5个性状呈负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6336~-0.0846;旱地产量与穗粒重、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轴粗、百粒重、出籽率等9个性状呈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0153~0.9898,旱地产量与生育期、雄穗分枝数2个性状呈负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4962~-0.0157。以上数据体现了在水旱地中产量与11个性状的关联性大小及异同。为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在确保产量高和稳产性好的同时,兼顾选择其他性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植物数量遗传学.[M].孔繁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农业试验设计和分析.[M].[美]利特尔(T·M·Little);[美]希尔斯(F·J·Hills) 著;李耀鍠等 译.农业出版社.1983,
[3]   17个玉米地方种质选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J].
余世权 ;
苟才明 ;
黄宁 ;
张吉海 ;
徐克成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2) :81-86
[4]   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J].
路贵和 ;
戴景瑞 ;
张书奎 ;
李文明 ;
陈绍江 ;
鄂立柱 ;
张义荣 .
作物学报, 2005, (10) :1284-1288
[5]   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J].
周晓果 ;
景蕊莲 ;
昌小平 ;
张正斌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1) :20-25
[6]   22个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综合分析 [J].
魏秀俭 ;
杨婉身 ;
潘光堂 ;
付凤玲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134-137
[7]   作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及进展 [J].
栗雨勤 ;
张文英 ;
王有增 ;
李运朝 ;
刘桂茹 ;
谷俊涛 ;
周进宝 .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01) :58-61
[8]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旱性差异及改良 [J].
李新海 ;
高根来 ;
梁晓玲 ;
袁力行 ;
李明顺 ;
张世煌 .
作物学报, 2002, (05) :595-600
[9]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J].
李钟 ;
郑祖平 ;
张国清 ;
明充 .
杂粮作物, 2002, (04) :212-213
[10]   57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鉴定 [J].
周树峰 ;
李晚忱 ;
付凤玲 ;
荣廷昭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