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的苏联渊源——以中国法学的学科性质和知识来源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5
作者
王奇才
高戚昕峤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
关键词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普遍性; 特殊性; 学科性质; 知识来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的影响,从中国法学的学科性质和知识来源来看,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法学与社会主义法学的关系、革命时期法学与执政时期法学的关系、法学与意识形态、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与实践、法学的知识来源、法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法学学科的独立性、法学教育的模式等九个方面。关于中国法学与苏联法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一是要反思中国法学与苏联法学的渊源关系背后的中国法学与苏联模式的渊源关系,二是要反思关于中国法学与苏联法学渊源关系的几种主要研究视角,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路径依赖两种视角并未真正抓住问题的核心,从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法的视角展开讨论将是一种更有助益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31]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 [J].
张文显 ;
于宁 .
中国法学, 2001, (01) :63-79
[32]   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 [J].
蔡定剑 .
法学, 1999, (03) :3-7
[33]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 [J].
张文显 ;
姚建宗 ;
黄文艺 ;
周永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 (05) :1-12
[34]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 [J].
张文显 .
中国法学, 1997, (03) :30-39
[35]   评维辛斯基关于法的定义 [J].
孙国华 ;
曾斌 .
法学家, 1996, (02) :39-44
[36]   创新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J].
黎国智,田成有 .
现代法学, 1995, (06) :2-5
[37]   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J].
刘升平 ;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 (01) :2-8
[38]   1988年法学基础理论学科发展概览 [J].
刘升平 .
中外法学, 1989, (05) :46-49
[39]   试论我国法学体系的多元性 [J].
王勇飞 .
法学, 1986, (09) :13-16
[40]   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若干转变 [J].
柏发文 .
法学, 1986, (09)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