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对玉米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10
作者
张向前 [1 ]
黄国勤 [2 ]
卞新民 [1 ]
江学海 [1 ]
赵其国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间作; 土壤微生物; 籽粒品质;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间作的优势机理,研究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籽粒品质、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产量及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油分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可以显著提高淀粉和赖氨酸含量,但对油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却影响不显著;间作在提高玉米籽粒淀粉、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50kg/km2)显著。间作可以增加玉米产量及其单株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其中在不施肥和施肥条件下产量分别比单作增加了3.7%、9.7%、19.0%和18.6%,但间作在增加产量方面的效果没有该施氮水平显著。间作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且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显著受到间作的影响,在不施肥条件下玉米间作和单作土壤中的转化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施肥条件下间作和单作土壤中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种微生物数量和4种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玉米籽粒品质、产量及单株生物产量除与转化酶及磷酸酶活性部分相关不显著外,与土壤中的其它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082 / 70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继光
    秦江涛
    要文倩
    周睿
    张斌
    [J]. 土壤, 2010, 42 (03) : 364 - 371
  • [2] 不同间作形式对玉米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姜莉
    陈源泉
    隋鹏
    栾琛
    张敏
    汪洪焦
    李媛媛
    高旺盛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9) : 326 - 330
  • [3] 免耕与留茬对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响
    孙建
    刘苗
    李立军
    刘景辉
    张星杰
    [J].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 5508 - 5515
  • [4] 不同作物间作对黄瓜病害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吴凤芝
    周新刚
    [J].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 899 - 906
  • [5]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苗琳
    王立
    黄高宝
    罗珠珠
    李登航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01) : 6 - 11
  • [6] 稻田冬季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酶活性与水稻成熟期叶片衰老和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
    符冠富
    王丹英
    徐春梅
    彭建
    韩博
    陶龙兴
    章秀福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1) : 43 - 50
  • [7] 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N和土壤酶活性动态
    李成芳
    曹凑贵
    徐拥华
    汪金平
    展茗
    杨学伟
    庞海东
    [J]. 生态学报, 2008, (08) : 3905 - 3912
  • [8]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叶片衰老、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天学
    李潮海
    马新明
    赵霞
    刘士英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4) : 914 - 921
  • [9] 尿素施用量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马冬云
    郭天财
    宋晓
    王晨阳
    朱云集
    王永华
    岳艳军
    查菲娜
    [J]. 生态学报, 2007, (12) : 5222 - 5228
  • [10] 玉米、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均霞
    陆引罡
    远红伟
    焦学梅
    崔保伟
    [J].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02) : 60 -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