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与中国刑法学知识转型

被引:47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学; 新康德主义;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知识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欧陆刑法发展史表明了刑法价值判断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刑法学平面式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需要重构为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不法/责任清晰区分的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要在刑法价值判断方法论的指导下实现中国刑法学具体知识的转型,仅承认行为和结果之间的事实条件关系远远不够,谁对结果发生"有错"意义上的客观归责判断至关重要;应深入研究答责性概念,通过价值判断将犯罪论和刑罚论紧密联系起来;对义务犯建构不同于支配犯的解释原理。在运用价值判断方法时,要确定刑法上"规范的价值判断"标准,合理界定刑法价值判断的限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40+207 +207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刑法方法论与司法逻辑 [J].
周光权 .
现代法学, 2012, 34 (05) :18-30
[2]   论身份犯的竞合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12, 30 (05) :123-139
[3]   客观归责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J].
周光权 .
中外法学, 2012, 24 (02) :225-249
[4]   结果无价值论的法益观 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2, 24 (01) :24-43
[5]   刑法中的责任原则 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 [J].
冯军 .
中外法学, 2012, 24 (01) :44-66
[6]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之适用范围 [J].
廖北海 .
北方法学, 2011, 5 (05) :72-78
[7]   构成要件论:从贝林到特拉伊宁 [J].
陈兴良 .
比较法研究, 2011, (04) :71-84
[8]   论不能未遂——旧客观说的古酒新酿 [J].
许恒达 .
清华法学, 2011, 5 (04) :25-46
[9]   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 [J].
张明楷 .
中国法学, 2010, (04) :49-69
[10]   四要件:没有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 [J].
陈兴良 .
法学家, 2010, (01) :21-3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