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乌鲁木齐一次极端暴雪事件中尺度分析
被引:20
作者:
张云惠
[1
]
于碧馨
[1
]
谭艳梅
[2
]
刘晶
[1
]
机构:
[1] 新疆气象台
[2] 民航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极端暴雪;
急流;
地形强迫;
次级环流;
风廓线雷达;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6.03.01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NCEP/GFS(0.5°×0.5°)再分析资料,结合EC细网格(0.25°×0.25°)客观分析及乌鲁木齐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2014年12月8日极端暴雪中尺度成因及演变特点。结果表明:暴雪是在低空西北急流与中高层西南急流叠加并维持的有利环流背景下,由700hPa至地面的风切变、风速辐合、地面冷锋及地形强迫抬升等中小尺度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降雪前期乌鲁木齐近地层有较强的逆温、风场扰动及低层东南急流,干暖盖起到了储蓄和积累能量的作用,而强降雪时冷暖空气在山前交汇,促进了斜压不稳定增长。低空西北急流对乌鲁木齐强降雪起到动力触发作用,地形强迫抬升使迎风坡维持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中β尺度次级环流圈,低层强水汽辐合的维持为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乌鲁木齐特殊地形对暴雪增幅作用明显。风廓线雷达资料表明降雪前后低层东南风与西北风切变明显,强降雪时段雷达探测高度达到最高,低层较强偏北风与C2n大值区相对应,水平风向风速的垂直变化对暴雪短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