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著作权归属

被引:28
作者
姚志伟
沈燚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作原则; 投资原则;
D O I
10.13715/j.cnki.jxupss.2018.03.006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下有两种与人工智能创造物有关的作品形式:一是辅助型人工智能创造物;二是独立型人工智能创造物。对于辅助型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的创造物而言,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新工具,一般认为著作权法可以认定为计算机软件生成物进行处理;但对于深度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产生的创造物,在采用创造原则的著作权归属体系下,其著作权归属安排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在维持现行法稳定性的前提下,有必要对著作权的归属原则进行更深入的审视。事实上,传统的创造原则在我国本就不是权属安排的唯一选择,在部分作品形式上,投资原则业已成为权属安排的一项重要制度。因此,对于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权属安排,应采用投资原则,以此来解决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权利归属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审视 [J].
袁曾 .
东方法学, 2017, (05) :50-57
[2]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J].
梁志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56-165
[3]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4]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5]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6]   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J].
曹源 .
科技与法律, 2016, (03) :488-508
[7]   论计算机“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J].
王果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 29 (01) :20-25
[8]   我国著作权归属模式的立法完善 [J].
曹新明 .
法学, 2011, (06) :81-89
[9]   著作权法中投资者视为作者的制度安排 [J].
熊琦 .
法学, 2010, (09) :79-89
[10]   著作权法目的与利益平衡论 [J].
冯晓青 .
科技与法律, 2004, (02) :84-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