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香味研究进展及在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12
作者
李存龙
杨芬
罗龙
罗天刚
刘娜
杨轻松
机构
[1] 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香味; 软米; 遗传; 育种利用; 杂交稻;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8.01.03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结合云南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的实践,对目前稻米香味的类型、化学成分、鉴别方法、遗传表达、基因定位及与栽培环境关系等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报道了云南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取得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在香稻育种中如何利用稻米香味资源的有关问题,指出要育成品质优异的杂交香稻组合,配组双亲均必须优质,最好实现香味等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等位;香味性状属突变体,受隐性基因控制,香味基因不仅存在于香稻中,而且还可能以杂合体形式存在于地方非香稻资源中,香稻育种中亲本材料选择,可以从无香味的地方软米水稻种质资源中鉴评筛选。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香型软米恢复系文恢206选育与应用研究 [J].
李存龙 ;
杨芬 ;
罗龙 ;
罗天刚 ;
杨轻松 ;
刘娜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4) :581-586
[2]   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J].
李金华 ;
王丰 ;
柳武革 ;
金素娟 ;
刘宜柏 .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01) :54-58
[3]   水稻米香基因的初步定位 [J].
吴娟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3) :1-5
[4]   云南部分软米稻种资源对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初步鉴定 [J].
李存龙 ;
杨芬 ;
罗龙 ;
罗天刚 .
云南农业科技, 2005, (01) :3-5
[5]   几个香稻保持系香味的遗传研究 [J].
任鄄胜 ;
肖培村 ;
陈勇 ;
黄湘 ;
吴先军 ;
汪旭东 .
种子, 2004, (12) :24-28
[6]   香稻香味研究进展 [J].
任鄄胜 ;
肖培村 ;
吴先军 ;
汪旭东 .
中国稻米, 2004, (03) :8-10
[7]   香稻的渊源、香味及遗传 [J].
谢黎虹 ;
段斌伍 ;
孙成效 .
世界农业, 2003, (11) :49-50
[8]   不同产地香米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及吸收富集特征研究 [J].
胡树林 ;
黄启为 ;
徐庆国 .
作物研究, 2002, (01) :14-16
[9]   优质浓香型不育系宜香1A通过技术鉴定 [J].
林纲 ;
赵德明 ;
李云武 ;
贺兵 .
杂交水稻, 2001, (01) :6-6
[10]   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 [J].
任光俊 ;
陆贤军 ;
张翅 ;
李青茂 ;
刘光春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02)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