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海相石油的真实勘探潜力

被引:38
作者
朱光有 [1 ]
杨海军 [2 ]
苏劲 [1 ]
何坤 [1 ]
韩剑发 [2 ]
顾礼敬 [1 ]
朱永峰 [2 ]
张保涛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海相; 黑油; 裂解成气; 勘探潜力;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蕴藏了丰富的海相油气资源,储集层目前埋深在5500~10000m。深部流体的相态或者说液相石油大量消失的深度下限是学术界比较关心的理论问题,而塔里木盆地海相到底富油还是富气也是关系到塔里木油田未来产能规划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原油的热稳定性分析,特别是低地温梯度和晚期快速深埋过程的补偿效应研究,认为液态石油大量消亡(油裂解成气)的深度下限在9000~10000m以下,对应的储层温度大于210℃,在此深度之上液态石油可以大量存在。通过对油气聚集与保存的关键地质科学问题的研究,认为晚海西期是台盆区油藏的主要成藏期,烃源灶区生成的油气主要分布在稳定的古隆起及其围斜区域;而晚海西期这些古隆起及其围斜区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在800~2500m范围内,岩溶储集体发育,这是台盆区形成大面积层状油气聚集的基础,也决定了现今埋深在7000~9000m深度范围内的斜坡区将成为黑油和凝析油的重要勘探接替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33 / 13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1]   塔里木盆地塔中礁滩体大油气田成藏条件与成藏机制研究 [J].
杨海军 ;
朱光有 ;
韩剑发 ;
武芳芳 ;
吉云刚 ;
苏劲 ;
张海祖 ;
王宇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865-1885
[2]   原油裂解的动力学及控制因素研究 [J].
何坤 ;
张水昌 ;
米敬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2) :211-218
[3]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对原油裂解成气和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何坤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809-826
[4]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与富集成藏研究 [J].
朱光有 ;
杨海军 ;
朱永峰 ;
顾礼敬 ;
卢玉红 ;
苏劲 ;
张宝收 ;
范秋海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827-844
[5]   中国海相盆地跨重大构造期油气成藏历史——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李本亮 ;
朱光有 ;
苏劲 ;
王晓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1) :1-15
[6]   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张斌 ;
苏劲 ;
杨德彬 .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871-878
[7]   全球大型凝析气田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主控因素 [J].
杨德彬 ;
朱光有 ;
刘家军 ;
苏劲 ;
张斌 ;
费安国 .
地学前缘, 2010, 17 (01) :339-349
[8]   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6) :793-802
[9]   天然气晚期强充注与塔中奥陶系深部碳酸盐岩储集性能改善关系研究 [J].
赵文智 ;
朱光有 ;
张水昌 ;
赵雪凤 ;
孙玉善 ;
王红军 ;
杨海军 ;
韩剑发 .
科学通报, 2009, 54 (20) :3218-3230
[10]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热液岩溶的特征及地质模型 [J].
潘文庆 ;
刘永福 ;
Dickson J A D ;
沈安江 ;
韩杰 ;
叶瑛 ;
高宏亮 ;
关平 ;
张丽娟 ;
郑兴平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98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