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陈成忠
林振山
梁仁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经验模态分解; 非线性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和EMD方法,分析了中国19612005年生态可持续性的周期性变化,并建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44年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具有明显的4.3年、14.3年和17年3个波动周期,人均生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3.5年、8.8年、17.7年和44年4个波动周期;若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均延续过去44年的变化趋势,则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赤字将分别为1.366ghm2、1.108ghm2和0.258ghm2,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0.27ghm2、0.441ghm2,而人均生物承载力增加了0.171ghm2。在保持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这种程度的生态超载有可能通过贸易引进生物承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等增加生物承载力得到缓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