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与私法自治:原则冲突与位阶的妥当性安置

被引:33
作者
谢潇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序良俗; 私法自治; 理性; 自由; 民法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公序良俗与私法自治在传统民法理论中常常同时被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而并立于民法之中,不过自法理视角而观之,二者事实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价值矛盾。公序良俗具有浓厚的国家与伦理性格,其更具有理性的色彩;而私法自治则更关注个人,其更富有尊重个人自由的因素。在市民社会的范畴内,理性与自由难以等量齐观地实现协调。职是之故,应当在明确私法自治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重塑公序良俗的地位。基于理性与自由两种价值之考量,私法自治与公序良俗应当在原则位阶的妥当性安置下实现和解,公序良俗具有补充、矫正与解释私法自治之功效,其更适合成为民法的次级原则。未来的民法典不宜将公序良俗规定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31]   试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信念危机及其克服 [J].
邵刚 .
兰州学刊, 2006, (10) :157-159
[32]   谈谈道德起源问题 [J].
赵敦华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3-28+94
[35]   类推适用的私法价值与司法运用 [J].
屈茂辉 .
法学研究, 2005, (01) :3-19
[36]   私法自治的基本内涵 [J].
李军 .
法学论坛, 2004, (06) :78-81+15
[38]   道德衰败的反思与德性的重构——麦金太尔反自由主义思想剖析 [J].
张俊峰 .
学术论坛, 2004, (04) :33-36
[39]   论法官造法 [J].
何家弘 .
法学家, 2003, (05) :134-143
[40]   德性思想的新维度——评麦金太尔的《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为什么人需要德性》 [J].
龚群 .
哲学动态, 2003, (07)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