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9
作者
周柏玉
周宇杰
王玉香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帕金森病(PD); 多巴胺(DA);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残留的神经元胞浆中有Lewy小体形成。由于多巴胺含量显著不足,导致乙酰胆碱(Ach)递质功能处于相对优势,从而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等症状[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PD治疗的研究[3-5],主要集中在DA-Ach轴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的防治,其次是立体定向深部脑刺激(DBS)和脑内核团毁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4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赵桂宏 ;
王育琴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 12 (02) :190-192
[12]   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J].
赵桂宏 ;
白向荣 ;
李晓玲 ;
王育琴 .
中国药学杂志, 2011, 46 (23) :1847-1850
[13]   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晚期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J].
肖桂荣 ;
孙新芳 ;
朱仁洋 ;
章燕幸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 27 (09) :840-841
[14]   抗氧化应激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 [J].
沈海平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16) :2069-2071
[15]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 [J].
李淑华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0, 17 (03) :221-223
[16]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十年进展[J]. 汪锡金,张煜,陈生弟.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01)
[17]   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与展望 [J].
刘伟杰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07) :992-994
[18]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近期疗效的初步探讨 [J].
刘金龙 ;
陈玲 ;
柯春龙 ;
张中伟 ;
陈昆 ;
裴中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04) :208-211
[19]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J].
钱浩 ;
陈玲 ;
刘金龙 ;
黎锦如 ;
何月梅 ;
冼文彪 ;
周鸿雁 ;
张健 ;
刘妍梅 ;
陈杰 ;
陈曦 ;
刘焯霖 ;
裴中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04) :203-207
[20]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彭烈标 ;
邵明 ;
陈玲 ;
张素平 ;
秦琴保 ;
潘速跃 ;
祁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03) :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