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判决说理激励机制适用问题之探讨

被引:24
作者
李拥军 [1 ,2 ]
周芳芳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判决说理; 激励机制; 法理型说理; 指导性案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和完善我国判决说理的激励机制是《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法官由于缺少解释权的正当性依据等原因而无法充分说理,很难依靠法律专业权威建立起内在动因式的激励机制。于是,以政治组织权威为动力的绩效考核成为判决说理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但绩效考核是以外在动因为主的激励,其与判决说理规律存在逻辑悖论,存在欠缺普遍化和常态化的说理刚性机制、裁判文书评价标准模糊、评价主体单一、不能助力法官提高薪资与晋升等问题,激励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可见,政治组织性激励无法代替专业性激励。新一轮司法改革提出裁判文书上网和案例指导制度,取消了裁判文书签发制度,案件繁简分流制度以及智慧法庭建设为判决说理的专业性激励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契机,逐渐成为法官说理的内在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司法改革中的体制性冲突及其解决路径 [J].
李拥军 .
法商研究, 2017, 34 (02) :15-25
[2]   论刑事判决说理的“私人订制”——从一份“伟大”的判决书说起 [J].
周芳芳 .
东方法学, 2016, (03) :127-134
[3]   裁判文书“说理难”的现实语境与制度理性 [J].
庄绪龙 .
法律适用, 2015, (11) :83-92
[4]   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的实践样态 [J].
丰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 21 (05) :181-191
[5]   刑事判决非法证据排除说理的困境与出路 [J].
奚玮 ;
朱敏敏 .
学术论坛, 2015, 38 (07) :97-102
[6]   裁判文书上网与普通案例的参考功能——以刑事案例为立足点的分析 [J].
刘静坤 .
法律适用, 2014, (06) :16-19
[7]   裁判文书法理依据蓄积深藏之缘由——以民事疑难案件的裁判为分析对象 [J].
夏锦文 ;
徐英荣 .
法学, 2012, (10) :127-135
[9]   法学方法论视野中的法官说理 [J].
骆志鹏 .
河北法学, 2012, 30 (04) :88-93
[10]   论裁判文书的说理 [J].
胡云腾 .
法律适用, 2009, (03)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