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含金(砷)细粒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边千韬 [1 ]
丁林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 斑岩金(砷)矿; 高镁埃达克岩; 地球化学; 特提斯喜马拉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中低温热液型锑-金矿床内首次发现了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它们呈岩脉或岩枝状侵入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黑色页岩中。矿区内及外围有许多辉长岩脉及少量橄榄二辉岩小岩体产出。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主要为细粒结构,其次为斑状结构,具有与高镁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56%,高Al2O3(>15%)、高MgO(Mg#值为48~59),高Cr(75×10-6~130×10-6)、高Ni(54×10-6~74×10-6),富集LILE,亏损HREE及HFSE,(La/Yb)N>12,Eu弱负异常(δEu=0.81~0.91),Sr含量较高且变化大(209.28×10-6~685.14×10-6,平均381×10-6)、低Y和Yb,Y<16×10-6,Yb<1.7×10-6,具有平坦的HREE配分型式,(Ho/Yb)N≈1,Sr/Y值较高且变化大(14.58~47.28,平均24)。Nd-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为:高ISr(0.709726~0.711203),εNd(t)弱负(-3.08~-1.15),Pb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不大,206Pb/204Pb=18.638~18.672,207Pb/204Pb=15.694~15.702,208Pb/204Pb=38.983~39.016。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K-Ar年龄为42.54±0.94Ma和43.21±1.14Ma,其岩浆可能是由地球化学性质类似于哲古错辉长岩的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此底侵玄武质岩浆源自轻度富集EMⅡ物质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于晚侏罗世底侵到下地壳。距今65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地壳逐渐加厚。约43Ma前,地壳加厚到40km以上,同时发生了构造事件,诱发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岩浆,此岩浆与构造活动耦合上升到地壳浅部成岩成矿。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是对金成矿有利的岩石,并且赋存有斑岩型金(砷)矿(化)体,指示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可能存在斑岩型金矿带;同时,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77 / 9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Sanukite(赞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张旗
    钱青
    翟明国
    金惟浚
    王焰
    简平
    王元龙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2) : 117 - 125
  • [2] 冈底斯铜矿带埃达克质含矿斑岩的源区组成与地壳混染:Nd、Sr、Pb、O同位素约束
    曲晓明
    侯增谦
    国连杰
    徐文艺
    [J]. 地质学报, 2004, (06) : 813 - 821
  • [3]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张旗
    许继峰
    王焰
    肖龙
    刘红涛
    王元龙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959 - 965
  • [4] 西藏冈底斯中新世斑岩铜矿带:埃达克质斑岩成因与构造控制
    侯增谦
    高永丰
    孟祥金
    曲晓明
    黄卫
    [J]. 岩石学报, 2004, (02) : 239 - 248
  • [5]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莫宣学
    赵志丹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35 - 148
  • [6] 冈底斯晚第三纪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高永丰
    侯增谦
    魏瑞华
    [J]. 岩石学报, 2003, (03) : 418 - 428
  • [7]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侯增谦
    莫宣学
    高永丰
    曲晓明
    孟祥金
    [J]. 矿床地质, 2003, (01) : 1 - 12
  • [8]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李伍平
    李献华
    路凤香
    [J]. 岩石学报, 2001, (04) : 523 - 532
  • [9] 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的记录:藏北超钾质及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丁林
    张进江
    周勇
    邓万明
    许荣华
    钟大赉
    [J]. 岩石学报, 1999, (03) : 408 - 420
  • [10] 青藏北部板内火山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源区特征
    邓万明
    孙宏娟
    [J]. 地学前缘, 1998, (04) : 126 -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