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及其与环流场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韦钦胜 [1 ,2 ,3 ]
臧家业 [1 ,2 ]
魏修华 [1 ,2 ]
刘璐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黄海; 营养盐; 分布状况; 环流场; 运移规律; 混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2 [];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秋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状况和水文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营养盐分布及其运移规律与该海域环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冲淡水、苏北沿岸水以及鲁北沿岸水所引起的物质输入是导致南黄海西部近岸海域三个营养盐含量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跃层阻隔以及底层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调查海域中部底层水体也存在较大面积的营养盐含量高值区,其范围与底层的外海高盐冷水域及DO和pH低值区面积相仿;底层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印证了南黄海西部沿岸流是一支沿冷水团锋面南下的锋区强流,该流动对营养盐向东南的输运趋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输运态势也进一步指示了黄海水与东海水的混合与交换过程。通过对营养盐三种典型的断面分布类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长江冲淡水、黄海西部沿岸流、黄海冷水团残留水和黄海暖流对营养盐垂向分布及其输运的影响过程,并揭示了南黄海西部海域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垂向混合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夏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韦钦胜 ;
刘璐 ;
战闰 ;
魏修华 ;
臧家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1) :82-88
[2]   黄、东海西部营养盐浓度近几十年来的变化 [J].
高磊 ;
李道季 .
海洋科学, 2009, 33 (05) :64-69
[3]   黄海鳀鱼产卵场和越冬场营养盐分布特征 [J].
孙珊 ;
刘素美 ;
任景玲 ;
张桂玲 ;
程岩 ;
谢亮 ;
高磊 .
海洋科学, 2008, 32 (10) :45-50
[4]   南黄海溶解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J].
贺志鹏 ;
宋金明 ;
张乃星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4) :477-488
[5]   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J].
郑国侠 ;
宋金明 ;
戴纪翠 ;
王益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3) :109-118
[6]   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 [J].
高生泉 ;
林以安 ;
金明明 ;
高大伟 .
东海海洋, 2004, (04) :38-50
[7]  
黄海、东海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素初探[J]. 王保栋,战闰,藏家业.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8]   黄海和东海营养盐分布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 [J].
王保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7) :1122-1126
[9]   黄海氮磷营养盐的循环和收支研究 [J].
田恬 ;
魏皓 ;
苏健 ;
郑昌硕 ;
孙文心 .
海洋科学进展, 2003, (01) :1-11
[10]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输送途径 [J].
王保栋 ;
战闰 ;
藏家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1)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