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古近系储层超压成因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24
作者
操应长
徐涛玉
王艳忠
刘晖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储层超压; 成因; 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 古近系;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并总结了超压油气藏的分布模式。超压传递(包括超压接触传递和超压连通传递)、欠压实、原油裂解是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超压接触传递能够使与烃源岩接触的储层形成强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周缘以及洼陷中央的沙三、沙四段和孔店组;超压连通传递使深层超压流体进入浅层,形成中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集中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沙一、沙二段和南部缓坡带的沙三、沙四段;欠压实发生在沙四段、孔店组的膏盐岩层段,不利于油气成藏;原油裂解发生在埋深超过4000m的地层,与油气成藏没有必然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178 +178-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镇泾地区地层异常压力与油气运聚关系 [J].
吴永平 ;
王允诚 ;
李仲东 ;
王震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47-50+15+14
[2]   东营凹陷古近系深层凝析气藏形成条件 [J].
王文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55-57+114
[3]   库车坳陷纵向压力结构与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J].
柳广弟 ;
王雅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29-31+162
[4]   济阳坳陷裂解气成藏分析及勘探方向 [J].
李孝军 ;
李文涛 ;
张海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42-43+45
[5]   地层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的研究 [J].
高岗 ;
黄志龙 ;
王兆峰 ;
全颖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7+87
[6]   东营凹陷富有机质烃源岩顺层微裂隙的发育与油气运移 [J].
刘庆 ;
张林晔 ;
沈忠民 ;
孔祥星 ;
王茹 .
地质论评, 2004, (06) :593-597+669
[7]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J].
隋风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7-21+137
[8]   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藏特征探讨——以营11岩性油藏为例 [J].
万晓龙 ;
邱楠生 ;
张善文 ;
张振红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2) :18-21
[9]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成因机制述评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55-60
[10]   评述异常压力研究中的石油地质学新思想 [J].
刘晓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4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