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21
作者
马作斌
王昌华
王辉
付亮
机构
[1]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遗传多性性; 微卫星标记; 纬度;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4.03.013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世界不同国家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旨在为各国品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63对引物对36份来源于不同国家的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6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4.5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3.22,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4,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为1.21,引物RM206、RM257、RM410、RM235、RM266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在7条以上。所处纬度相近的国家或地区的水稻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被聚为同一类群,而所处纬度较远的国家或地区的水稻品种被分到了不同类群。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与纬度和地理距离有很大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基于水稻基因组序列SSR的多态性分析 [J].
陈仲中 ;
汪旭升 ;
朱军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4) :303-307
[22]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8
[23]   中国稻与美国稻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J].
李云峰 ;
钟秉强 ;
杨正林 ;
罗洪发 ;
何光华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6) :801-806
[24]   “三系”光身杂交稻不育系光香A的选育与利用 [J].
刘文炳 ;
郑旋 ;
张建新 ;
罗维禄 ;
蔡为铭 ;
林宜茂 .
垦殖与稻作, 2004, (01) :6-9
[25]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J].
朱有勇 ;
陈海如 ;
范静华 ;
王云月 ;
李炎 ;
范金祥 ;
杨仕生 ;
马光亮 ;
陈建斌 ;
李作森 ;
卢宝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5) :521-527
[26]   美国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地位 [J].
李自超,王象坤,王剑平,黄燕红 .
华北农学报, 1995, (01) :22-28
[27]   14份美国水稻品种的研究和评价 [J].
罗利军 ;
应存山 ;
梅捍卫 ;
王一平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3) :179-182
[28]   秈粳稻杂交育种研究(第二报) [J].
杨守仁 ;
沈锡英 ;
顾慰连 ;
曹淡君 .
作物学报, 1962, (02)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