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蛤与文蛤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39
作者
李晓英 [1 ]
董志国 [1 ,2 ]
阎斌伦 [1 ]
程汉良 [1 ]
孟学平 [1 ]
沈和定 [2 ]
李家乐 [2 ]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青蛤; 文蛤; 营养成分;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对海州湾冬季养殖池塘中成体青蛤与文蛤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蛤和文蛤这两种海洋埋栖蛤类的贝肉水分含量(77.23、76.39g/100gmf)、总糖含量(4.45、4.14g/100gmf)均较为接近,而灰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文蛤粗蛋白含量高达15.54g/100gmf,而青蛤为11.55g/100gmf;青蛤的灰分及粗脂肪含量分别高达4.91g/100gmf和1.86g/100gmf,显著高于文蛤含量(2.86g/100gmf和1.07g/100gmf)。在Cd、Cr、Cu、Ni、Pb和Zn这6种重金属中Zn含量最高,青蛤的含量仅12.77μg/g,而文蛤则高达252.59μg/g,除Pb在青蛤略超标外,其余均未超标。这两种贝肉均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必需氨基酸。青蛤与文蛤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50.8和53.0,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55.0和53.5。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在青蛤和文蛤中分别高达116.5mg/g和111.5mg/g,这远高于其他17种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均高达42%以上,适宜作为食用或开发呈味物质;青蛤与文蛤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相近,分别为50.0和50.3。必需氨基酸占总氨酸的比例则十分接近,均在45%左右,远高于WHO/FAO推荐的模式35.38%,这说明青蛤和文蛤是比较理想的蛋白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文蛤多肽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J].
范成成 ;
张剑 ;
康劲翮 ;
邱乒乒 ;
韩鹏 ;
李文岗 ;
陈清西 .
台湾海峡, 2009, (04) :472-476
[2]   温度骤升和窒息条件对青蛤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影响 [J].
李晓英 ;
董志国 ;
薛洋 ;
沈和定 ;
李家乐 .
水产科学, 2009, 28 (06) :321-324
[3]   不同地理种群栉孔扇贝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J].
杨凤影 ;
张弼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9) :4073-4075
[4]   文蛤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赫崇波 ;
丛林林 ;
葛陇利 ;
刘卫东 ;
周遵春 ;
高祥刚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2) :215-221
[5]   文蛤的营养成分及其对风味的影响 [J].
杨晋 ;
陶宁萍 ;
王锡昌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05) :43-45
[6]   西施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J].
孟学平 ;
高如承 ;
董志国 ;
程汉良 ;
阎斌伦 .
海洋科学, 2007, (01) :17-22
[7]   洋虫营养成分分析 [J].
周蕊 ;
陈力 .
昆虫知识, 2006, (05) :684-687
[8]   帘蛤科贝类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英文) [J].
程汉良 ;
夏德全 ;
吴婷婷 ;
孟学平 ;
吉红九 ;
董志国 .
遗传学报, 2006, (08) :702-710
[9]   珠海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 [J].
胡小玲 ;
张瑰 ;
陈剑刚 ;
刘宏江 ;
王丽玲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 (08) :980-981
[10]   青蛤的保活与营养 [J].
于业绍 ;
顾润润 ;
杨星星 .
海洋科学, 2005, (08)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