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15
作者
于萍 [1 ]
李丽 [2 ]
吕建珍 [1 ]
袁筱萍 [1 ]
徐群 [1 ]
王一平 [1 ]
余汉勇 [1 ]
魏兴华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太湖地区; 粳稻; 地方品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分子方差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45对SSR引物对224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62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的变幅为2~7,平均为3.6。各位点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较大,为0.009(RM169)~0.663(RM444),平均为0.197。青稻、黄稻、红稻和白稻各传统生态型均具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表明,SSR遗传变异绝大部分存在于传统生态型内。青稻与红稻间、青稻与白稻、红稻与白稻、红稻与黄稻间遗传分化显著。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SSR多样性较低,稀有类型等位基因较多。这对科学制定太湖粳稻地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Development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SSLP)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
Panaud, O ;
Chen, X ;
McCouch, SR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1996, 252 (05) :597-607
[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J].
李培富 ;
史晓亮 ;
王建飞 ;
刘超 ;
张红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6) :579-584
[3]   太湖流域晚粳稻地方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J].
沈新平 ;
沈明星 ;
顾丽 ;
龚丽萍 ;
季红娟 ;
姚月明 ;
王建平 ;
高飞 ;
顾芹芹 .
生态学报, 2007, (01) :189-196
[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金伟栋 ;
洪德林 .
生物多样性, 2006, (06) :479-487
[5]   利用SSR标记进行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刘炜 ;
李自超 ;
史延丽 ;
王坚 ;
马洪文 ;
张洪亮 .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5) :7-11
[6]   云南地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保护意义 [J].
朱明雨 ;
王云月 ;
朱有勇 ;
卢宝荣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87-191
[7]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 [J].
王才林 ;
邹江石 ;
汤陵华 ;
丁金龙 ;
张敏 ;
周裕兴 ;
宇田津彻朗 ;
藤原宏志 .
江苏农业学报, 2000, (03) :129-138
[8]   太湖流域粳稻资源研究 [J].
蒋荷 ;
王根来 ;
吴竞仑 ;
王苏 .
作物品种资源, 1986, (02) :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