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因子对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分布与演变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侯明行
刘红玉
张华兵
王聪
谭清梅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地形因子; 滨海湿地; 分布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地形作为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不仅为景观格局的形成提供基础,其空间特征也影响着景观的演变过程。基于2002、2011年地形高程信息和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并结合分布指数,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分布与演变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盐城淤泥质滨海湿地总体地形变化平缓,海拔0—2.5m的区域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97%以上。其中,米草带主要分布于0.9—1.5m,碱蓬带主要分布于1.5—2.1m,而芦苇带则主要分布于2.1—2.7m。②2002—2011年9年间湿地景观时间变化明显,其中,芦苇面积增加了3倍,碱蓬面积由26.80%骤降至11.51%,同期,米草面积则增加了50%之多。③湿地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比较明显。其中,米草空间分布向0.6—1.2m区间演变,显示出强烈的向低海拔区间扩张的趋势;碱蓬分布范围随地形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芦苇在地形较高区间上的分布指数增长迅速,其优势分布区间向2.1—3.0m扩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65 / 37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自然和人工管理驱动下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空间差异 [J].
张华兵 ;
刘红玉 ;
郝敬锋 ;
李玉凤 .
生态学报, 2012, 32 (01) :101-110
[2]   基于DEM的桂西北土地利用与地形关系特征分析 [J].
赵玲 ;
吴良林 ;
莫建飞 .
地理空间信息, 2011, (01) :103-105+120+13
[3]   基于转移矩阵模型的江苏海滨湿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J].
郝敬锋 ;
刘红玉 ;
李玉凤 ;
胡和兵 ;
安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1) :1918-1929
[4]   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J].
孙贤斌 ;
刘红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6) :892-903
[5]   我国湿地景观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J].
刘红玉 ;
李玉凤 ;
曹晓 ;
郝敬峰 ;
胡俊纳 ;
郑囡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94-1401
[6]   盐城湿地类型演化预测分析 [J].
张怀清 ;
唐晓旭 ;
刘锐 ;
周金星 ;
凌成星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713-1721
[7]   基于GIS的景观空间格局地形分布及生态效应的研究——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地区为例 [J].
龚文峰 ;
杜崇 ;
范文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5) :899-906
[8]   盐城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J].
翟可 ;
刘茂松 ;
徐驰 ;
崔丽娟 ;
徐惠强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6) :1081-1086
[9]   盐城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植被演替的生态机制 [J].
姚成 ;
万树文 ;
孙东林 ;
钦佩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203-2210
[10]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外来种互花米草的时空动态及景观格局[J]. 刘春悦,张树清,江红星,王会.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