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知识中心主义:研究性教学的反思

被引:26
作者
田宏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知识中心主义; 高校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9.02.10
中图分类号
G64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研究性教学已成为我国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大有取代传统教学之势。然而,目前所谓的研究性教学依旧是对知识中心主义教学理念的固守,难以摆脱对传统教学范式的路径依赖。要实现"为创造而教"的理想和"为创新而学"的目标,就要超越知识中心主义的局限及其带来的教学标准化,凝结知识时代的教学共识,构建多元、开放、动态的教学科研共同体,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 [J].
陈洪捷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1) :57-63
[2]   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 [J].
周光礼 ;
姜嘉乐 .
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40-42
[3]   知识的教育学立场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05) :1-6
[4]   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 [J].
周光礼 ;
朱家德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2) :39-49
[5]   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 [J].
李宏祥 ;
姚利民 ;
史曼莉 ;
康雯 ;
蒋家琼 .
湖南社会科学, 2008, (05) :172-175
[6]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内涵、层次与大学的变革 [J].
徐辉 ;
王正青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15-119
[7]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 [J].
郭元祥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4 (04) :15-20
[8]   论创造性教育的三个阶段 [J].
项贤明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3) :21-24
[9]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 [J].
钟志贤 ;
徐洪建 .
中国电化教育, 2000, (02) :17-19
[10]   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评述 [J].
蒋晓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 (01) :70-77